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燃烧配煤的分析基水分、灰分、挥发份、发热量理论值的计算是基于它们之间具有线性可加性.某些指标(如灰融点、灰熔融性、燃烧特性等)因与配煤的显微组分及含量有关,则与直接测量的镜质组反射率不具有线性可加性.用类强度指数和类组分平衡指数将配煤的显微组分及含量非线性可加的性质转化为线性可加的性质.此方法用于公乌素煤矿原煤和张家峁煤矿原煤进行混配分析,证实可以将煤的成因与煤的变质程度计算到配煤中.
推荐文章
基于Tamura纹理特征的煤岩壳质组显微组分分类
煤岩
壳质组
显微组分
Tamura纹理
支持向量机
分类
基于圆形LBP均匀模式的煤镜质组显微组分纹理分析
纹理特征
局部二值模式
镜质体
煤显微组分
煤中显微组分对生物甲烷代谢的控制效应
煤层气
生物甲烷
显微组分
氢碳原子比
模拟实验
产气潜力
控制效应
先导试验区块优选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煤岩显微组分转化为线性可加的表征与应用
来源期刊 陕西煤炭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类强度指数分布 类组分平衡指数分布 模糊集合 配煤燃烧
年,卷(期) 2017,(4) 所属期刊栏目 试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0-32,54
页数 4页 分类号 TQ530
字数 2550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东 西安思源学院能源及化工大数据应用教学研究中心 29 53 4.0 5.0
2 刘江 4 2 1.0 1.0
3 杨磊 6 4 1.0 1.0
4 黄殿奎 1 1 1.0 1.0
5 王震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0)
共引文献  (27)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5(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类强度指数分布
类组分平衡指数分布
模糊集合
配煤燃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陕西煤炭
双月刊
1671-749X
61-1382/TD
大16开
西安市碑林区太乙路182号陕煤重装大厦5011室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617
总下载数(次)
1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