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摘要:
以玉米品种'正红505'为材料,设置4.50万株·hm-2、5.25万株·hm-2、6.00万株·hm-2、6.75万株·hm-2、7.50万株·hm-25个密度处理,研究种植密度对川中丘陵夏玉米茎秆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种植密度的增加,株高、穗位高、节间长、茎节长粗比逐渐增加,茎粗、茎粗系数、节间干重、单位茎长干物质重、茎秆压碎强度和外皮穿刺强度逐渐减小,除穗位高外,其余各性状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当种植密度增加到7.50万株·hm-2时,第1、3、5茎节的外皮穿刺强度分别较4.50万株·hm-2显著降低27.10%、22.78%和30.80%.在本试验设置的密度范围内,玉米产量随密度的增加而先增后减,在6.00万株·hm-2处获得最大值,与4.50万株·hm-2相比,6.00万株·hm-2显著增产12.02%.随种植密度增加,玉米穗长、穗粗、成穗率、穗粒数和千粒重显著降低,有效穗数和秃尖长显著增加.相关分析表明,茎秆压碎强度与外皮穿刺强度呈极显著正相关(r=0.93**),且茎秆压碎强度和外皮穿刺强度分别与茎粗、茎粗系数、节间粗、节间干重和单位茎长干物质重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而与株高、节间长和茎节长粗比呈负相关或极显著负相关.其中,茎秆农艺性状与茎秆压碎强度的相关性更好.单株产量与茎粗、茎粗系数、节间粗、节间干重、单位茎长干物质重、茎秆压碎强度和外皮穿刺强度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节间长和茎节长粗比呈显著负相关.逐步回归分析表明,茎粗系数和单位茎长干物质重对茎秆压碎强度的影响最大.综上所述,种植密度是影响玉米茎秆性状和产量的重要因素,适当增加种植密度可以显著增加玉米群体产量,茎粗系数和单位茎长干物质重可以作为评价玉米茎秆抗倒伏能力的重要农艺指标.
推荐文章
种植密度对夏玉米茎秆维管束结构及茎流特性的影响
夏玉米
种植密度
茎秆维管束
茎流
种植密度对贵州春玉米茎秆抗倒伏性能及籽粒产量的影响
春玉米
种植密度
茎秆性状
抗倒伏性能
籽粒产量
种植密度对黄淮海夏玉米品种倒伏率与茎秆抗倒特性的影响
夏玉米
种植密度
倒伏率
抗倒伏力学特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种植密度对川中丘陵夏玉米茎秆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学科
关键词 夏玉米 密度 茎秆性状 抗倒伏能力 产量 川中丘陵
年,卷(期) 2017,(3) 所属期刊栏目 作物栽培与生理生态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56-364
页数 9页 分类号 S51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930/j.cnki.cjea.160822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10)
共引文献  (517)
参考文献  (2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2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9(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4(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9(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2(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3(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4(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5(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6(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7(2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7)
2008(2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9(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10(2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11(23)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12(23)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13(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4(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5(11)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夏玉米
密度
茎秆性状
抗倒伏能力
产量
川中丘陵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月刊
2096-6237
13-1432/S
大16开
1993-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023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99019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