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研究了磷含量对铝电解阳极用磷铸铁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800℃×24 h退火后,含磷0.49%~1.92%磷铸铁试样的组织主要由铁素体、石墨和磷共晶等组成,且随含磷量的增加,磷共晶以及大块状磷共晶的数量逐渐增多,磷共晶的形态主要为块状和骨骼状.磷铸铁的冲击韧度随着磷含量的增加逐渐降低,磷含量由0.49%增加到1.92%时,冲击韧度由0.72 J/cm2下降到0.60 J/cm2;磷铸铁的电阻率随着磷含量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含磷1.02%时电阻率达到最大,为1.239×10-6Ω·m;含磷1.92%时电阻率最小,为1.057×10-6Ω·m.
推荐文章
铝电解阳极用磷铸铁热膨胀、高温抗氧化及耐蚀性能的研究
磷铸铁
热膨胀系数
高温抗氧化
耐腐蚀性
铝电解用金属基惰性阳极材料的开发与展望
金属
合金
惰性阳极
铝电解
物理模型实验对铝电解阳极气泡行为研究进展
物理模型
铝电解
阳极气泡
气泡行为
不同进电方式对铝电解槽阳极电流非接触式测量的影响
铝电解槽
非接触式测量
阳极电流
多传感器测试方法
磁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磷对铝电解阳极用磷铸铁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来源期刊 铸造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磷铸铁 磷共晶 冲击韧度 电阻率
年,卷(期) 2017,(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13-617
页数 5页 分类号 TG143.3
字数 3160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韩成府 河南师范大学新联学院 6 9 1.0 3.0
2 路王珂 河南师范大学新联学院 7 12 2.0 3.0
3 孙玉福 河南师范大学新联学院 6 10 1.0 3.0
4 曹成虎 河南师范大学新联学院 8 14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8)
共引文献  (13)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磷铸铁
磷共晶
冲击韧度
电阻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铸造
月刊
1001-4977
21-1188/TG
大16开
沈阳市铁西区云峰南街17号
8-40
195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789
总下载数(次)
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