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合成化学       
摘要:
采用微波辅助合成法,以四叔丁基溴化铵(TBAB)为催化剂,水为溶剂,3,3-二乙氧基丙酸乙酯,胺和二醛(或醛和二胺)为原料,经Hantzsch反应合成了11个双-1,4-二氢吡啶化合物(I-1~I-7和II-1~II-4),其中I-3~I-7和II-2~II-4为新化合物,其结构经1H NMR, 13C NMR和HR-MS(ESI)表征.以I-1的合成为例,考察了相转移催化剂、微波功率、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产率的影响.在最佳条件[TBAB 2.5 mol%,于100 W, 60 ℃微波反应30 min]下,I和II产率分别为70.9%~92.5%和79.8%~95.5%.
推荐文章
1,4-二氢吡啶的微波合成新方法
二氢吡啶
微波
合成
绿色化学
1,4-二氢吡啶衍生物的合成方法改进
二氢吡啶
Hantzsch反应
方法改进
合成
2,3-二氢-1,4-酞嗪二酮的微波合成
酞嗪二酮
微波辐射
合成
1,4-二氢-2,6-二甲基-4-(3-硝基苯基)-3,5-吡啶二羧酸二(2-甲氧基乙基)酯的合成
1,4-二氢-2,6-二甲基-4-(3-硝基苯基)-3,5-吡啶二羧酸二(2-甲氧基乙基)酯
双乙烯酮
Hantzsch环化
合成
结构修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新型双-1,4-二氢吡啶的水相微波辅助合成
来源期刊 合成化学 学科
关键词 双-1,4-二氢吡啶 微波辅助 合成 相转移催化 条件优化
年,卷(期) 2017,(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89-394
页数 6页 分类号 O623.6|O623.7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5952/j.cnki.cjsc.1005-1511.2017.05.17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闫红 北京工业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50 235 10.0 13.0
2 王进敏 2 0 0.0 0.0
3 白少飞 北京工业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1 0 0.0 0.0
4 樊强文 北京工业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9)
参考文献  (1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双-1,4-二氢吡啶
微波辅助
合成
相转移催化
条件优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合成化学
月刊
1005-1511
51-1427/O6
大16开
1993-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532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942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