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重庆建筑       
摘要:
相比较于传统村落的建设,现代化背景下的乡村规划往往偏重于空间的高效集约利用,而忽视乡村空间内聚力的营造,致使生活其中的人无法产生相应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为解决这些问题,该文从社会心理学范畴引入"内聚力"概念,强调乡村规划中,人、空间、环境三者的有机融合.该文以空间内聚力为切入点,从生产背景、风水学、族文化、文化象征四个方面,深入分析空间内聚力形成的基本规律.在此基础上,以湖州市德清县郭肇村新村规划为例展开相应实践,逐层提出村落空间"适应自然",村落内部空间"聚邻里而居",村落公共空间"新旧共生"等应对空间内聚力衰退的乡村规划策略,以期实现乡村空间高效集约的同时,又能从根本上提升空间内聚力.
推荐文章
乡村生态系统文化服务供需关系研究——以浙江省湖州市为例
生态系统文化服务
Maxent模型
莫兰指数
兴趣点数据
乡村地区
乡村地区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关系——以湖州市为例
生态系统服务
权衡
协同
热点区
乡村
湖州市森林文化建设规划初探
城市森林文化
湖州
森林城市建设规划
德清县雷竹林地土壤状况分析
雷竹林
土壤
养分状况
可持续经营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乡村空间内聚力的探索及其应用 ——以湖州市德清县郭肇村规划设计为例
来源期刊 重庆建筑 学科
关键词 乡村空间重构 '熟人社会' 空间内聚力 族文化 乡村规划 湖州市德清县郭肇村
年,卷(期) 2017,(11) 所属期刊栏目 城市与建筑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1-46
页数 6页 分类号 TU982.29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9107.2017.11.04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丽 河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 118 275 8.0 11.0
2 朱丽锓 河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 1 0 0.0 0.0
3 聂新军 10 21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4)
共引文献  (472)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6(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3(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乡村空间重构
'熟人社会'
空间内聚力
族文化
乡村规划
湖州市德清县郭肇村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重庆建筑
月刊
1671-9107
50-1150/U
大16开
重庆市渝中区长江二路221号建科大厦309室
2002-01-01
中文
出版文献量(篇)
4713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085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