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利用显微外科技术建立一个稳定的大鼠梗阻性黄疸内引流模型.方法:所有操作均在手术显微镜下进行.第1次开腹结扎近端胆总管,往胰腺端胆总管插入引流管约3 mm长,引流管远端封闭,建立黄疸模型;7天后第2次开腹,引流管开放后置入近端扩张的胆总管,实现近端胆管和胰胆管架桥.检测引流前后大鼠营养状况、肝重、肝脏和胰腺生化、肝脏病理和超声弹性成像等,评估新型模型的稳定性.结果:未见肠道返流、胆管堵塞等并发症.建立黄疸模型后第1天,有2例大鼠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升高,第4天及以后均未发现胰腺酶谱升高.胆道内引流后血糖和血清白蛋白较快恢复到正常水平;肝重/体重上升;各项生化指标、肝脏超声弹性模量值、肝脏病理改变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结论:采用显微外科技术,成功建立了一个新型稳定的大鼠梗阻性黄疸内引流模型.
推荐文章
恶性梗阻性黄疸实验模型建立及评价
恶性梗阻性黄疸模型
移植性肝癌
动物模型
慢性渐进性梗阻性黄疸模型建立及评价
良性梗阻性黄疸模型
慢性纤维瘢痕样狭窄
胆总管电灼烧伤
肾脏细胞凋亡在梗阻性黄疸大鼠肾脏损害中的作用及丹参的影响
梗阻性黄疸
细胞凋亡
肾损害
病理学
丹参
胆汁内外引流术对梗阻性黄疸大鼠肝脏TSGF和CA19-9表达的影响
胆汁内外引流术
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
糖类肿瘤相关抗原(CA19-9)梗阻性黄疸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显微外科技术建立稳定的大鼠梗阻性黄疸内引流模型
来源期刊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梗阻性黄疸 显微外科 内引流 超声弹性成像
年,卷(期) 2017,(11)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45-850,855
页数 7页 分类号 R735.8
字数 480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9-9905.2017.11.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爱群 解放军总医院全军肝胆外科研究所 49 183 8.0 11.0
2 李崇辉 解放军总医院全军肝胆外科研究所 49 197 7.0 12.0
3 刘涵生 2 1 1.0 1.0
7 饶浩高 2 1 1.0 1.0
8 徐清华 中日友好医院超声科 2 1 1.0 1.0
9 潘成军 3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梗阻性黄疸
显微外科
内引流
超声弹性成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月刊
1009-9905
37-1369/R
大16开
济南市文化西路107号
24-190
199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880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25671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