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 plicatilis)因繁殖速度快,易培养,可用来检测工业污染排放、农业和生活污水排放等引起的水体氨氮污染.通过对褶皱臂尾轮虫进行不同非离子氨浓度处理,研究氨氮污染对褶皱臂尾轮虫个体生长发育、繁殖以及种群生长的影响.同时,检测了不同时间处理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在细胞内的活性.结果表明,低浓度非离子氨处理对褶皱臂尾轮虫的寿命影响不大,当海水中非离子氨浓度达到0.01‰时,褶皱臂尾轮虫的寿命和生育总量显著降低,生育总量的降低原因可能与褶皱臂尾轮虫在生育期未结束即发生死亡有关.同时,种群试验表明,高浓度处理组褶皱臂尾轮虫的环境最大容纳量降低,雄性褶皱臂尾轮虫产生的时间提前.通过检测褶皱臂尾轮虫受非离子氨胁迫后SOD和GST在细胞内的活性检测发现,高浓度非离子氨降低了褶皱臂尾轮虫体内2种抗氧化保护酶类的活性,依据衰老的自由基学说可知,随着有机体自由基的增加,有机体的衰老变化加速,推测为褶皱臂尾轮虫个体寿命缩短的原因之一.该试验不仅从个体水平,而且从宏观种群水平揭示了高浓度非离子氨对褶皱臂尾轮虫生长繁殖的影响,并从细胞内层面分析了产生该现象的可能原因,为非离子氨污染对海洋浮游生物的不良影响提供了有利证据.
推荐文章
东海原甲藻对褶皱臂尾轮虫实验种群动态的影响
东海原甲藻
褶皱臂尾轮虫
生活史
种群动态
多环芳烃——萘对褶皱臂尾轮虫生长的影响
多环芳烃
褶皱臂尾轮虫
存活
繁殖
种群动态
环境因子对L型、S型褶皱臂尾轮虫生长的影响
L型褶皱臂尾轮虫
S型褶皱臂尾轮虫
生长
影响因子
盐度
饵料微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非离子氨对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 plicatilis)个体和种群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
来源期刊 畜牧与饲料科学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非离子氨 褶皱臂尾轮虫 寿命 生育量 超氧化物歧化酶 谷胱甘肽S-转移酶
年,卷(期) 2017,(5)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科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0-24
页数 5页 分类号 Q959.181|Q178.11
字数 4743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5)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非离子氨
褶皱臂尾轮虫
寿命
生育量
超氧化物歧化酶
谷胱甘肽S-转移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畜牧与饲料科学
月刊
1672-5190
15-1228/S
大16开
呼和浩特市昭君路22号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综合实验大楼
16-101
197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635
总下载数(次)
17
总被引数(次)
3697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