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利用菟丝子属(Cuscuta spp.)植物控制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 H.B.K)引起一定关注和争议.以云南省薇甘菊入侵生境中的中国菟丝子(C.chinensis Lam)、云南菟丝子(C.reflexa Roxb)和日本菟丝子(C.japonica Choisy)为考察对象,通过调查和分析3种菟丝子属植物对薇甘菊的控制效果及其在群落中的生态指标,认为对薇甘菊的防治效果以中国菟丝子最好,其次是云南菟丝子和日本菟丝子.结果表明:中国菟丝子、云南菟丝子和日本菟丝子寄生90 d后,薇甘菊的死亡率分别为97.9%、65.3%和44.1%;而生物量与对照比较的相对防效分别为93.6%、81.2%和77.5%.3种菟丝子寄生薇甘菊入侵的群落中,中国菟丝子的相对密度(RD)最大,为0.484 3;云南菟丝子的相对频度(RF)最大,为0.396 1;日本菟丝子的相对优势度(RDE)最大,为0.886 4.这3种菟丝子属植物的重要值(Ⅳ)分别为0.763 8、1.205 1和1.317 1.因此,应用菟丝子属植物控制薇甘菊具有较好的效果,但同时存在不同程度的生态风险.此外,云南菟丝子的寄主植物种类最多,其中有23种寄主植物的生长受到影响;日本菟丝子主要危害12种高大的灌木和草本植物;中国菟丝子的寄主植物种类相对较少,仅有的6种被寄生植物均为杂草或其他入侵植物,而且受害程度最严重,因此其生态安全性相对较高.研究结果可对应用菟丝子控制薇甘菊危害的可行性研究提供科学基础.
推荐文章
应用田野菟丝子防治薇甘菊对其他植物的影响
田野菟丝子
薇甘菊
生态防治
危害等级
菟丝子属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薇甘菊的防除
菟丝子属Cuscuta spp.
寄生
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 H.B.K
田野菟丝子控制薇甘菊的生态评价
田野菟丝子Cuscuta campestris Yuncker
薇甘菊
控制
生态评价
危害
侵染薇甘菊的菟丝子属植物及其分类学鉴定
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 H.B.K.
田野菟丝子Cuscuta campestris Yunker
菟丝子(Cuscuta chinensis Lam.
南方菟丝子Cuscuta australis R.Br.
分类鉴定
侵害效应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菟丝子属植物在云南对薇甘菊的控制效果及其安全性调查评价
来源期刊 生态环境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菟丝子属 薇甘菊 防治效果 生态指标
年,卷(期) 2017,(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65-370
页数 6页 分类号 Q143|X173
字数 634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6258/j.cnki.1674-5906.2017.03.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付斗 云南省农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 43 441 13.0 17.0
2 徐高峰 云南省农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 28 309 11.0 16.0
3 张玉华 云南省农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 23 257 10.0 15.0
4 申时才 云南省农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 21 231 9.0 14.0
5 郭晋 12 27 4.0 4.0
6 岳英 8 24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66)
共引文献  (221)
参考文献  (2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100)
二级引证文献  (11)
196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4(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5(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7(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8(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9(1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2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3(2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04(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5(2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06(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07(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08(1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9(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0(8)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菟丝子属
薇甘菊
防治效果
生态指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环境学报
月刊
1674-5906
44-1661/X
大16开
广州市天河区天源路808号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
46-272
199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290
总下载数(次)
27
总被引数(次)
15235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