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观察补肾调周法治疗乳腺增生性乳痛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排卵期黄体生成素(LH)、催乳素(PRL)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62例和对照组58例,治疗组遵循中药补肾调周法的用药法则,经后卵泡期口服滋补肾阴方,经前黄体期口服益肾助阳方,月经期停药.对照组给予乳癖消胶囊口服.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及对排卵期血清LH、PRL水平的影响.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0%(P<0.05);2组LH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RL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补肾调周法通过提高排卵期LH水平及降低PRL水平治疗乳腺增生性乳痛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推荐文章
例谈补肾疏肝化谈法治疗乳腺增生
乳房胀痛和乳房结块
中医药疗法
补肾疏肝化痰
中药调周疗法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病40例
乳腺纤维囊性病/中医药疗法
疏肝解郁剂/治疗应用
补益肝肾/治疗应用
@中药调周疗法
健乳灵方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疗效观察和护理
乳腺增生
健乳灵方
中药
护理
夏桂成教授运用调周法治疗乳腺增生经验
乳腺增生
乳癖
补肾调周法
治疗经验
夏桂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补肾调周法治疗乳腺增生性乳痛62例临床研究
来源期刊 江苏中医药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补肾调周 乳腺增生性乳痛 催乳素 促黄体生成素 滋阴补肾 益肾助阳 中药复方
年,卷(期) 2017,(6)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2-34
页数 3页 分类号 R655.8
字数 3447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邵华 1 6 1.0 1.0
2 于青松 1 6 1.0 1.0
3 范昀 1 6 1.0 1.0
4 沈颖 1 6 1.0 1.0
5 吴丽 1 6 1.0 1.0
6 宋潇逸 3 14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8)
共引文献  (91)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13)
二级引证文献  (5)
198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补肾调周
乳腺增生性乳痛
催乳素
促黄体生成素
滋阴补肾
益肾助阳
中药复方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江苏中医药
月刊
1672-397X
32-1630/R
大16开
南京市汉中路282号
28-8
195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409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6214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