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植物残体在土壤中的分解和转化影响了其养分归还和有机质形成过程.由于缺乏高分辨率的分析方法,对不同气候、植被和土壤类型条件下植物残体在分解过程中化学结构组成的演变特征和机制仍不清楚.核磁共振波谱技术在解析自然有机物化学组成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本文综述了基于固态13C核磁共振波谱(solid-state 13C-NMR spectroscopy)技术评价植物残体的基质质量、解析植物残体的分解速率及其官能团组成的变化特征、揭示土壤腐殖质特性等方面的主要进展.未来针对植物残体分解和有机质形成机制的研究,应该结合稳定性同位素质谱和扫描电镜分析方法,综合分析植物残体中的有机化合物组成和物理结构;从多时空尺度揭示不同类型植物残体中有机碳官能团的降解路径;结合高通量测序和基因芯片分析方法,深入研究土壤微生物群落与植物残体化学结构的协同演变机制,提出不同气候–土壤–植被类型区促进土壤有机质形成的调控措施.
推荐文章
碱基和核苷及其衍生物的13C核磁共振波谱模拟
原子电性作用矢量
原子杂化状态指数
γ效应校正
核磁共振碳谱
定量结构波谱关系
13C固体核磁共振测定气体水合物结构实验研究
固体核磁共振
乙烷水合物
丙烷水合物
水合物结构
高功率1H去偶
核磁共振波谱法在腐殖质研究中的应用
腐殖质
核磁共振波谱法
脂肪胺类化合物的13C核磁共振波谱模拟
13C核磁共振波谱模拟
脂肪胺类化合物
变量最优子集回归
多元回归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固态13C核磁共振波谱研究植物残体分解和转化机制的进展
来源期刊 土壤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核磁共振波谱 植物残体 分解 有机碳官能团 土壤有机质
年,卷(期) 2017,(4) 所属期刊栏目 专论与综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58-664
页数 7页 分类号 Q958
字数 598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3758/j.cnki.tr.2017.04.003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6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30)
二级引证文献  (11)
196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3)
  • 参考文献(1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2)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6)
2020(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核磁共振波谱
植物残体
分解
有机碳官能团
土壤有机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土壤
双月刊
0253-9829
32-1118/P
大16开
南京市北京东路71号南京土壤所内
28-21
195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70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6828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