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以汾河运城段为对象,利用微循环装置得到夏季底泥耗氧速率,对比分析影响SOD环境条件,分析SOD与河流中COD、NH3-N的关系,结果表明:夏季平水期流量下(7.25~14.7m3/s)SOD与HN3-N、COD相关性较差.通过冬夏季试验综合分析,SOD变化的本质是水质污染造成的;流量变化只影响污染物浓度,并没有影响污染物总量;微生物也是水质富养物质交换到底泥中的反映,反过来通过大量耗氧来降低水中溶解氧,客观上抑制了污染物的降解.底泥污染实质是上覆水污染物在空间和时间上的转移,底泥耗氧也同样是上覆水耗氧在空间和时间上的转移.
推荐文章
河流底泥耗氧量测量方法及耗氧量影响因素
底泥耗氧量
测量方法
影响因素
底泥耗氧研究的主要技术手段及进展
底泥耗氧
实验室培养
现场原位测量
活性污泥系统比耗氧速率在线检测与变化规律
SBR工艺
比耗氧速率
自动控制
溶解氧
在线检测
湖泊底泥絮凝沉降试验研究
湖泊底泥
含沙浓度
沉速
絮凝
沉降试验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汾河夏季底泥耗氧速率试验研究
来源期刊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底泥耗氧速率 汾河运城段 SOD COD NH3-N 相关性
年,卷(期) 2017,(9) 所属期刊栏目 科学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9-54,11
页数 7页 分类号 TV213.4
字数 361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6616/j.cnki.10-1326/TV.2017.09.012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3)
共引文献  (40)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2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底泥耗氧速率
汾河运城段
SOD
COD
NH3-N
相关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
月刊
1672-4836
10-1326/TV
16开
北京复兴路甲1号
82-389
200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933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364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