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道路建设领域,沥青材料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沥青的老化也随着加热拌和、摊铺、服役一直存在,其结果是使沥青的路用性能发生劣化.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模拟并测试了沥青的物理性老化、使用TFOT,PAV,UV,酸溶液浸泡模拟了沥青的化学性老化.并使用四组分测试与红外测试,研究了沥青的老化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短期老化条件下主要发生轻质组分挥发,且挥发物复杂程度受温度影响较大;压力老化对沥青四组分与官能团影响最大,四组分与基团均发生大幅度变化;紫外老化主要影响硫原子所带的化学键,使亚砜基大幅增多;酸性环境下,沥青中的芳香分增多,但胶体结构仍遭到破坏.四种老化模式均会降低沥青的胶体稳定性指数.
推荐文章
沥青胶浆老化粘度变化分析
沥青胶浆
老化沥青
粘弹性
粘度变化
基于氧化动态模型的沥青热氧老化性能预测
沥青
老化
氧化动态模型
预测
交叉模量
蚜害茶树挥发物组分变化的聚类分析
茶树挥发物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PLS-DA
茶蚜
聚类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组分挥发与基团变化的沥青老化机制研究
来源期刊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学科
关键词 沥青 老化机制 组分分析 挥发性有机物
年,卷(期) 2017,(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73-677
页数 5页 分类号
字数 432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3/j.issn.2095-3844.2017.04.02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吴少鹏 武汉理工大学硅酸盐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171 1938 25.0 35.0
2 孙倩 8 15 2.0 3.0
3 肖月 武汉理工大学硅酸盐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15 79 5.0 8.0
4 王子鹏 10 21 3.0 4.0
5 万淼 武汉理工大学硅酸盐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2 9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7)
共引文献  (38)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28)
二级引证文献  (9)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6)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8)
202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沥青
老化机制
组分分析
挥发性有机物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双月刊
2095-3844
42-1824/U
大16开
武昌区和平大道1178号
38-148
195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723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47608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