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明确巴氏新小绥螨Neoseiulusbarkeri对二斑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的捕食功能反应和对其种群的潜在控制能力,在实验室相对湿度85%±5%、光照L∥D=16 h//8 h、5个温度梯度16、20、24、28℃和32℃下进行捕食功能反应和个体间干扰反应试验,并在25℃下研究了巴氏新小绥螨对二斑叶螨的种群控制能力.结果表明:在16~28℃温度范围内,巴氏新小绥螨对二斑叶螨各螨态的捕食功能反应均属于HollingⅡ型,随着温度升高,攻击系数、捕食能力、最大日均捕食量均升高,而处理时间缩短;28℃时捕食量达到最高,处理时间最短,当温度高于32℃时捕食量开始下降.二斑叶螨密度固定时,巴氏新小绥螨的平均捕食量随其自身密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说明巴氏新小绥螨存在明显的相互干扰作用.巴氏新小绥螨对二斑叶螨种群的控制能力,随着益害比的增加,二斑叶螨种群数量显著下降,益害比在一定比值内时巴氏新小绥螨对二斑叶螨种群表现出明显的控制能力.其中当益害比为5∶30时二斑叶螨种群数量在第6天就能得到控制.
推荐文章
热带吸螨对二斑叶螨的捕食作用
热带吸螨
二斑叶螨
捕食作用
巴氏新小绥螨对二斑叶螨混合抗性品系和敏感品系的捕食功能
捕食功能
二斑叶螨
敏感品系
混合抗性品系
巴氏新小绥螨
巴氏新小绥螨对晋南麦田麦蜘蛛的防治效果
巴氏新小绥螨
捕食性天敌
生物防治
麦蜘蛛
防治效果
尼氏钝绥螨对二斑叶螨的捕食作用
尼氏钝绥螨
二斑叶螨
捕食作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巴氏新小绥螨对二斑叶螨的捕食功能及控制潜力研究
来源期刊 植物保护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巴氏新小绥螨 二斑叶螨 捕食功能 干扰作用 控制潜力
年,卷(期) 2017,(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8-121,159
页数 5页 分类号 S476
字数 335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529-1542.2017.03.02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新虎 甘肃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62 650 14.0 22.0
2 陈耀年 甘肃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3 17 3.0 3.0
3 尚素琴 甘肃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16 45 5.0 6.0
4 刘平 甘肃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1 7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94)
共引文献  (175)
参考文献  (2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40)
二级引证文献  (4)
195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8(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8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2(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1993(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4(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5(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6(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2(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3(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4(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5(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6(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7(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8(2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0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0(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1(23)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12(1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3(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5(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6)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巴氏新小绥螨
二斑叶螨
捕食功能
干扰作用
控制潜力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植物保护
双月刊
0529-1542
11-1982/S
大16开
北京圆明园西路2号中国农科院植保所
2-483
196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462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5420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