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通过本研究探讨感冒后哮喘发作患儿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及血清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的特点及其与该类患儿五脏偏虚类型关系,为预防及治疗患儿感冒后哮喘反复发作提供有参考价值的临床证据.方法:对已诊断为哮喘、并于感冒后哮喘发作的100例患儿及同期就诊的已诊断为哮喘、并于感冒后无喘息发作的100例患儿进行五脏偏虚类型调查统计,并进行血清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及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的定量检测.结果:感冒后哮喘发作患儿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血清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绝对计数及比率均高于感冒后哮喘未发作患儿.哮喘发作组肺肾不足质的患儿嗜酸性粒细胞升高最为显著.而感冒后哮喘发作患儿各五脏偏虚类型的血清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无明显差异.结论: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血清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可做为临床预测和治疗患儿感冒后哮喘发作的可靠依据.感冒后哮喘发作患儿当中,肺肾不足质患儿的外周血EOS升高更加明显,而血清ECP与五脏偏虚类型无明显相关性.
推荐文章
感冒后哮喘发作患儿经小儿推拿干预后EOS、血清IL与IgE相关性研究
感冒
哮喘
小儿推拿
白细胞介素-33
嗜酸性粒细胞
血清ECP、IgE和外周血EOS联合检测对CVA与哮喘的鉴别诊断
阳离子蛋白
免疫球蛋白
嗜酸性粒细胞
咳嗽变异性哮喘
哮喘
鉴别诊断
感冒后哮喘发作患儿的中医体质类型研究
哮喘
中医体质分型
五脏偏虚
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ECP、IgE及EOS检测的临床意义
咳嗽变异性哮喘
儿童
嗜酸性粒细胞
血清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ECP)
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感冒后哮喘发作患儿外周血EOS、血清ECP与五脏偏虚类型关系的研究
来源期刊 中医药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哮喘 嗜酸性粒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 五脏偏虚
年,卷(期) 2017,(3)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报道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6-128
页数 3页 分类号 R256.12
字数 2125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伟 63 295 11.0 14.0
2 刘潇 29 139 8.0 10.0
3 朴圣爱 17 49 5.0 6.0
4 杨丽珍 41 243 7.0 13.0
5 柳琳琳 8 70 5.0 8.0
6 黄晓莹 3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8)
共引文献  (2651)
参考文献  (1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7(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7(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哮喘
嗜酸性粒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
五脏偏虚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医药学报
月刊
1002-2392
23-1193/R
大16开
哈尔滨市香坊区和平路24号
14-44
197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845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4690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