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化工学报       
摘要:
依兰油页岩有机质经过四氢萘逐级热溶解聚,热溶解聚物分别经过GC-MS检测并归纳分类,并结合热溶解聚残渣的FT-IR和13C NMR分析结果,旨在从分子水平上揭示依兰油页岩有机分子结构特征.结果表明,依兰油页岩有机质经过200~400℃逐级热溶解聚后,200、300、350、375和400℃温度条件下逐级热溶解聚物的收率分别为8.8%、9.9%、18.5%、19.2%和23.4%,总收率达79.8%.在可溶性组分中,脂肪烃化合物占比为36.9%(其中直链烷烃27.4%,支链烷烃8.7%),酚/醇类占比为5.5%,芳香烃占比为32.0%,酮类占比为12.7%,醚/酯类占比为5.4%,其他化合物占比为7.5%.呈现脂肪烃>芳烃化合物>酮类>酚/醇>酯/醚的规律分布状态,其中27.4%直链烷烃中碳数分布在14~30并在C16和C26呈现两个峰值.
推荐文章
桦甸油页岩有机岩相特征及其富集特性
桦甸油页岩
矿物沥青基质
分离富集
基于原位开采工艺的油页岩热解特性研究
油页岩
热解特性
热重分析
低温灰化中不同有机质的内蒙古油页岩热解特性
油页岩
低温灰化
灰化时间
热重红外联用
热解
动力学
基于煤岩学研究手段构建桦甸油页岩有机质的三维结构
油页岩
有机质
三维结构
煤岩学
反射荧光
显微物台技术
连续切片法
沥青质体
藻类体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油页岩有机质的逐级热溶解聚及产物特性
来源期刊 化工学报 学科
关键词 燃料 油页岩 溶剂萃取 逐级热溶 解聚 有机化合物 结构
年,卷(期) 2017,(10) 所属期刊栏目 能源和环境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943-3958
页数 16页 分类号 TE66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1949/j.issn.0438-1157.2017035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倩 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化工资源有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10 40 4.0 6.0
2 吴卫泽 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化工资源有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11 43 4.0 6.0
3 任树行 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化工资源有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6 8 1.0 2.0
4 侯玉翠 太原师范学院化学系 11 77 4.0 8.0
5 余智 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化工资源有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1 1 1.0 1.0
6 刘青 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化工资源有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3 17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7)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燃料
油页岩
溶剂萃取
逐级热溶
解聚
有机化合物
结构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化工学报
月刊
0438-1157
11-1946/TQ
大16开
1923-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879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1783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