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探究以废弃油井作为注入井和采出井,以高温溶腔作为主要热储的换热系统,建立注入井和采出井的二维换热模型,利用有限差分法离散其能量的偏微分方程,并用交替半隐式算法(ADD求解温度场;建立高温溶洞换热的三维换热模型,考虑其多孔性质,并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Fluent进行数值分析.该文中工质的物性来源于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数据库提供的实际气体模型,分析过程中考虑其物性变化,探究流体出口温度随运行时间、地湿梯度、入口压力、入口温度、质量流量、岩层孔隙率、工质种类等因素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工质出口温度最重要的因素为入口温度、地温梯度和质量流量,在实际开采过程中应重点考虑这几个因素.
推荐文章
天水浅层地热能资源总量评价
地热
浅层地热能
资源总量估算
天水
华北潜山油藏地热能评价及综合利用实践
潜山油藏
地热能
资源评价
综合利用
利用废弃油井开发地热能
废弃油井
供暖系统
供暖方式选择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利用废弃油井和高温溶腔开采地热能的数值模拟
来源期刊 太阳能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地热能 废弃油井 高温溶腔 换热 数值模拟
年,卷(期) 2017,(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86-392
页数 7页 分类号 TK01+9
字数 3977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郑红梅 合肥工业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66 337 10.0 15.0
2 陈科 合肥工业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91 546 12.0 19.0
3 梁昌文 合肥工业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2 9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0)
共引文献  (33)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1)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地热能
废弃油井
高温溶腔
换热
数值模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太阳能学报
月刊
0254-0096
11-2082/TK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花园路3号
2-165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068
总下载数(次)
14
总被引数(次)
7780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