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比较栀子苷四种不同给药途径治疗大鼠脑缺血损伤的药效.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对照组、模型组、栀子苷组iv给药组、栀子苷im给药组、栀子苷ig组、栀子苷ns给药组.使用血管腔内尼龙线栓塞术造成大鼠持久性大脑中动脉栓塞(PMCAO),制作脑缺血模型,应用TTC染色、免疫组化法、病理超微组织观察综合评价,比较栀子苷不同给药途径的治疗脑缺血疾病的药效.结果:ns给予栀子苷溶液后大鼠体重修复较好,能显著降低脑缺血模型大鼠的脑含水量、脑梗死面积、血清中NOS及MDA的含量,提高血清中SOD的含量,脑组织病理切片观察脑组织坏死及水肿处也有明显改善,与模型组及其它给药组之间存在着显著性差异.结论:ns给予栀子苷后能够显著修复部分脑组织细胞的活性及改善其病理情况.
推荐文章
栀子苷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基因表达谱的影响
栀子苷
清开灵注射液
局灶性脑缺血
基因表达谱
磁共振DWI技术在栀子苷、胆酸及配伍治疗脑缺血大鼠研究中的应用
脑缺血
磁共振
弥散加权成像
栀子苷
胆酸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栀子苷四种不同给药途径对局造性脑缺血大鼠的药效学观察
来源期刊 健康必读(下旬刊)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栀子苷 脑缺血损伤 不同给药途径 药效学
年,卷(期) 2017,(11) 所属期刊栏目 中医中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2-84
页数 3页 分类号 R969.4
字数 3159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晓燕 29 15 2.0 3.0
2 房春娟 14 5 1.0 1.0
3 姜雯雯 10 10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9)
共引文献  (75)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4(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栀子苷
脑缺血损伤
不同给药途径
药效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健康必读(下旬刊)
月刊
1672-3783
43-1386/R
北京市北三环中路35号100088信箱22分箱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5759
总下载数(次)
19
总被引数(次)
979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