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碳酸盐岩(台地)的消亡是沉积学研究的前沿和热点科学问题.南海东北部珠江口盆地东沙隆起所发育的下中新.统珠江组碳酸盐岩是我国海相碳酸盐岩的最高层位,东沙台地珠江组碳酸盐岩的生长、繁盛和消亡过程提供了中国南海乃至世界范围内一个典型的受构造、海平面变化和物源共同控制的研究实例.依据采自钻井岩心钙质超微化石和浮游有孔虫化石带将珠江组的上界置于钙质超微化石带NN4与NN5的界线,即中、下中新统界线,下界置于浮游有孔虫N4的底部附近,即位于中新统与渐新统界线.有孔虫属为N4-N8带,钙质超微化石为NN2-NN4带,底界年龄为23.03 Ma,顶界年龄为15.97Ma,地震反射上位于T40-T60之间.而其中碳酸盐岩地层最早于21Ma左右开始生长,最晚于16.5Ma被泥岩淹没.早期的东沙隆起北低南高,21Ma以后,东沙隆起沉降而丧失了向珠一凹陷提供物源的功能,沉降较快的东沙隆起北北部地区发育碳酸盐岩;初期为一套碳酸岩缓坡沉积,20Ma以后隆起整体被淹没,开始了大规模的碳酸盐岩建造,实现了由碳酸盐岩缓坡向台地的转变,随沉降向南推移,隆起逐渐转变为北高南低,整个碳酸盐岩台地持续向东南方向退缩,台地沉积逐渐萎缩为局部礁滩复合体,北部古地貌的高部位残存零星点礁;16.5Ma以后,沉降中心向珠二凹陷迁移,北部、北西部碎屑物质持续向东沙隆起前积导致台地消亡.结合珠江组沉积时期的地质事件的分析,本文认为早期碳酸盐岩的消亡是由于这一时期的全球海平面下降到最低位,引起区域上的物源供给加快,灰岩直接被北部沉积物退覆淹没所致;20±0.5Ma ~ 18.3±0.5Ma的碳酸盐岩的消亡时间受制于沉降造成的相对海平面的变化,基底的火山作用及沉降中心的迁移等事件,最晚一期碳酸盐岩(流花地区碳酸盐岩)的消亡应该是构造反转后,北部物源对凹陷的持续填平补齐作用引起碳酸盐岩的生长环境变化所致.由此看,陆源碎屑的注入、沉降中心的迁移、相对海平面的升降及原始古地貌形态是碳酸盐岩生长发育及消亡的主要控制因素.
推荐文章
珠江口盆地新生代碳酸盐岩形成地质条件
南海
珠江口盆地
碳酸盐岩
生物礁
珠江口盆地东部中新统珠江组碳酸盐岩沉积微相研究
珠江口盆地东部
珠江组
碳酸盐岩
沉积相
沉积微相
珠江口盆地南部隆起中新统碳酸盐岩分布的地震预测
珠江口盆地
南部隆起
中新世
碳酸盐岩
地震特征
油气勘探
预测
礼乐盆地碳酸盐岩时空分布特征及构造意义
礼乐盆地
碳酸盐台地和生物礁
时空分布特征
构造意义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珠江口盆地早中新世碳酸盐岩生长发育、消亡的历程与受控因素
来源期刊 岩石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珠江口盆地 珠江组 台地消亡 构造沉降
年,卷(期) 2017,(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57-1271
页数 15页 分类号 P588.245
字数 12576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53)
共引文献  (722)
参考文献  (3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28)
二级引证文献  (1)
196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8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9(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0(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3(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1994(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7)
1995(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1996(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6)
1997(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8(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19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0(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1(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02(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03(3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2)
2004(2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05(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0)
2006(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7(1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8(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1(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珠江口盆地
珠江组
台地消亡
构造沉降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岩石学报
月刊
1000-0569
11-1922/P
大16开
北京市朝阳区北土城西路19号
8-33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081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14959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