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盛行于20世纪50年代的厦语片是华语电影实践的重要类别,其中大部分制作人员来自闽南和上海,他们在香港这块弹丸之地制造着闽南景观.基于厦语片独特的跨国运作模式和“冷战”时空背景,它偏离了华语电影主流的“民族—国家”叙述,呈现出独特的国族想象.本文把论述建立在安德森所提出的“民族是想象的共同体”之上,展现出这些身为文化精英的制作者们是如何运用闽南本土文化,包括南管、锦歌等闽南传统戏曲形式,并通过对于指向儒家伦理的“妇女悲情”景观和指向失陷家国的“桃花源”景观的呈现,最终建构出具有民族主义意味的国族想象.
推荐文章
文化生态学视阈下的闽南地域景观设计策略
文化生态学
闽南
地域景观
设计策略
闽南大厝的地域性特征
闽南大厝
建筑材料
构成元素
地域性特征
闽南文化的媒介传播路径现状研究
闽南文化
传播路径
第四媒体
标志设计中的地域文化元素探析
标志设计
地域文化元素
多样性
内涵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闽南地域文化与国族想象:“冷战”中的厦语片
来源期刊 当代电影 学科
关键词 厦语片 香港方言电影 地域文化 民族主义 “冷战”
年,卷(期) 2017,(7) 所属期刊栏目 重写电影史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4-150
页数 7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吴航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7)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厦语片
香港方言电影
地域文化
民族主义
“冷战”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当代电影
月刊
1002-4646
11-1447/G2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小西天文慧园路3号
2-760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646
总下载数(次)
35
总被引数(次)
3214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