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当代文学“历史化”的过程中,“新时期文学”仍然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由于研究方法的不同、文学话语的多元,“新时期文学”阐释空间不断扩大,对其意义的探讨也逐渐深入.“新时期文学”起源的考究工作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并且,当下存在着多种不同的“起源性判定”,如“1976年10月‘四人帮’被打倒,‘文革’的结束”(1)“ 1977年8月中共十一次代表大会”(2)“ 1978年2月五届人大第一次代表大会”(3)“1978年5月11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4)“1978年5月文联第三届三次全委扩大会议”(5)“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6)等.当然,这种多样化的阐释也构成了“新时期文学”自身的丰富内涵和文学史价值.无论是以“人”(7)“现代性”(8)“文学体制”,还是“史学规范”(9)等视角来分析、重塑“新时期文学”,都具有充分的合理性和研究意义.显然学者们在对“新时期文学”或起源问题书写时,已把它作为成熟的文学史概念,仿佛我们已经不必再反思对待它深信不疑的态度.但这恰恰是笔者认为最值得商讨的地方.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新时期文学”起源及内涵考究
来源期刊 文艺争鸣 学科
关键词 文学史价值 起源问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代表大会 研究对象 文学体制 文学话语 唯一标准 史学规范 扩大会议 检验真理 当代文学 阐释空间 现代性 四人帮 历史化 合理性 学者 文联 文革
年,卷(期) 2017,(11) 所属期刊栏目 史论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3-100
页数 8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学森 3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3)
共引文献  (25)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9(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2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文学史价值
起源问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代表大会
研究对象
文学体制
文学话语
唯一标准
史学规范
扩大会议
检验真理
当代文学
阐释空间
现代性
四人帮
历史化
合理性
学者
文联
文革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文艺争鸣
月刊
1003-9538
22-1031/I
16开
长春市自由大路509号
12-99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056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2462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