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地面钻探工程、井巷工程、煤层回采观测等技术手段对中国宁武盆地井工三矿一采区的断层、泥石流和陷落柱(或陷落带)等构造特征与发育样式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其成因机理及其对巷道掘进和煤层回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该区主要发育正断层及其组合样式,其中断距大于煤厚的断层对巷道的掘进和煤层的回采影响最大;泥石流在煤层中的分布分为顺层侵入型、岩墙型和沿断层充填型三种类型,分别是同沉积、准同沉积和后期改造的结果;以长条状SW-NE向分布在研究区中部的陷落柱(或陷落带)造成了煤层的缺失,是造成施工困难、冒顶事故和局部突水等事件的关键因素,在掘进和回采过程中应引起足够重视.
推荐文章
煤矿安全生产现状及对策分析
煤矿安全
安全生产
规范化管理
以人为本
加强中小型断层的预测促进煤矿安全生产
地质构造
中小型断层
断层预测
安全生产
论煤矿安全生产的措施
煤矿
安全生产
措施
煤矿安全生产网络视频监控系统设计
煤矿
远程网络
视频监控
安全生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井工三矿一采区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地质因素分析
来源期刊 煤炭科技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影响因素 断层 泥石流 陷落柱 宁武盆地
年,卷(期) 2017,(2) 所属期刊栏目 煤矿安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9-172
页数 4页 分类号 TD745
字数 1796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史勇 8 14 2.0 3.0
2 霍振 3 2 1.0 1.0
3 鲍园 中国科学院计算地球动力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5 11 2.0 3.0
4 史天智 2 0 0.0 0.0
5 粱小伟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9)
共引文献  (113)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1(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6(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7(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影响因素
断层
泥石流
陷落柱
宁武盆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煤炭科技
双月刊
1008-3731
32-1491/TD
大16开
江苏省徐州市矿山东路3号
28-175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991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749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