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针对聚驱后油藏如何进一步提高石油采收率,在大庆油田萨南开发区的聚驱后区块开展了两轮激活内源微生物驱油现场试验研究,两轮激活体系总用量15611m3,保护剂总用量5808m3,总段塞体积为0.0785PV.试验结果表明,激活体系能够定向激活聚驱后油藏中的微生物;激活后的内源微生物产生大量的生物气,其中CO2和CH4含量变化存在交替增减,CO2和CH4的δ13C(PDB)碳同位素含量变化范围在-54.5‰~-45.2‰和6.4‰~ 13.3‰之间波动;在两轮激活内源微生物驱油过程中,试验区注入压力升幅均在1.5MPa以上,其中第二轮保持在13~14MPa很长一段时间,为提高产量、延长增产期提供了有利条件.试验期间阶段累计产油20524t,扣除后续水驱自然递减及停产影响以外,阶段累计增油6243t,提高采收率3.93%.该技术的成功应用,为聚驱后油藏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推荐文章
中高温油藏内源微生物驱油现场试验
中高温油藏
内源微生物驱油
现场试验
效果评价
微生物驱油技术综述
三次采油
微生物驱
机理
油藏
模拟
提高采收率
微生物驱油技术研究与应用
微生物驱
微生物繁殖
微生物代谢
遗传基因
2,3-丁二醇
废糖蜜
沾3区块内源微生物驱油现场试验
内源微生物驱油
激活剂
室内实验
现场试验
沾3区块
胜利油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聚驱后油藏激活内源微生物驱油现场试验及效果分析
来源期刊 中外能源 学科
关键词 聚驱后油藏 内源微生物 激活体系 生物气 注入压力 提高采收率
年,卷(期) 2017,(9) 所属期刊栏目 油气勘探与开发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9-43
页数 5页 分类号
字数 2715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继元 中国石油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3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61)
共引文献  (33)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5(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6(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8(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0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2(2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13(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4(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5(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聚驱后油藏
内源微生物
激活体系
生物气
注入压力
提高采收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外能源
月刊
1673-579X
11-5438/TK
16开
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外大街58号4层430房间 《中外能源》杂志社
199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441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1970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