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通过界面聚合法制备乙草胺微胶囊(MC),研究乙草胺微胶囊与控制效果和环境残留药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以苯乙烯、甲基丙烯酸丁酯为油溶性单体、与乙草胺混合得到油相,双丙酮丙烯酰胺为水溶性单体,聚氧乙烯山梨醇酐硬脂酸酯为乳化剂,在水包油乳液中通过界面聚合方法制备得到乙草胺微胶囊.通过场发射扫描电镜、动态光散射、红外光谱等手段对乙草胺微胶囊形态结构、粒径分布、表面化学基团等性能和结构进行表征.同时,通过对乙草胺微胶囊释放动力学性能、乙草胺释放后在土壤中的残留动态以及对杂草的防效等的研究,探讨其释放机制、环境行为和防治效果之间的关系.[结果]乙草胺微胶囊呈球状,平均粒径为1.552μm,负载效率为60%,配方中乙草胺的含量为20%.在室内搅拌速度为100 r/min,温度20-45℃下保持pH为7.0时,第5天乙草胺的累积释放率约为50%-70%,在第10天为60%-90%,第30天为80%-100%.在保持温度恒定(25℃),搅拌速度为100 r/min的条件下,在5.0-9.0的pH范围内,乙草胺的累积释放率在第5天为60%-70%,在第10天从<70%增至接近80%,在第30天为约80%,在第40天接近100%.乙草胺微胶囊的释放速度随着温度和pH的增加而加快.禾本科杂草和总杂草防治效果在第20天分别为80.2%-95.4%和67.8%-82.1%,第40天为82.2 %-92.4%和70.2 %-80.9%,第60天为87.0 %-97.2%和62.6 %-91.3%. 在第60天的鲜重防效分别为90.1%-98.0%和70.3 %-88.7%.对于常规乙草胺乳油(EC)制剂来说,对禾本科杂草和总杂草防治效力第20天分别为80.4 %-90.2%和54.8%一76.1%,第40天为83.0%-91.2%和61.4%一79.8%,第60天分别为81.1%-88.3%和71.2%-84.0%,在第60天的鲜重防效分别为80.3%-83.4%和65.9 %-74.0%.在大田试验中,土壤中乙草胺的残留量随时间延长逐渐降低,乙草胺微胶囊的活性成分含量高于乙草胺乳油,这确保乙草胺微胶囊延长了防治时间,增强了防治效果.[结论]微胶囊载药系统可延伸到其他亲脂性农药制备中.与乳油相比,农药微胶囊可以有效提高对杂草的控制效力,减少除草剂的喷用量,减轻因为大量施药对环境造成的压力.
推荐文章
乙草胺防除玉米地杂草的效果
乙草胺
玉米地除草
效果
界面聚合法制备新型防蚊微胶囊
界面聚合
残杀威
聚脲微胶囊
防蚊性能
缓释
原位聚合法制备草甘膦微胶囊
植物保护学
草甘膦
微胶囊
原位聚合
脲醛树脂
界面聚合法制备pH响应型药物微胶囊及其性能研究
pH响应型微胶囊
界面聚合
超支化聚L-赖氨酸
药物释放
正交实验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界面聚合制备乙草胺微胶囊及其杂草控制效果和环境残留
来源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学科
关键词 乙草胺 微胶囊 土壤残留 控制释放 防治效果
年,卷(期) 2017,(14) 所属期刊栏目 植物保护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739-2747
页数 9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864/j.issn.0578-1752.2017.14.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何林 西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46 471 12.0 20.0
2 胡月 西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20 80 5.0 7.0
3 王琰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22 79 5.0 8.0
4 钱坤 西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14 51 5.0 6.0
5 赵恒科 西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5 24 3.0 4.0
6 蓝月 西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3 19 2.0 3.0
7 郭艳珍 西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3 16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28)
共引文献  (107)
参考文献  (2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2(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3(1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4(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5(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6(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7(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11)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9(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7)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乙草胺
微胶囊
土壤残留
控制释放
防治效果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农业科学
半月刊
0578-1752
11-1328/S
大16开
北京中关村南大街12号
2-138
196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193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254208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