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间套种可充分利用光热资源,提高产量.两种作物的套作模式可以有效改善两者的争夺空间的矛盾,有利于农业的平衡发展,提高土地利用率有利于解决玉米早熟和适时种麦矛盾.同时,单作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低,运用套种不同抗逆性和适应能力,可减少病虫害,减轻灾害的损失.运用玉米/甘薯套作种植模式可以实现两种作物在空间、 时间、 土地资源、 作物适应性等方面的互补,同时提高综合效益,更加有利于作物的优质高产.
推荐文章
不同株高玉米对间套作甘薯地上部性状的影响
株高
玉米
间套作
甘薯
地上部生长
小麦/玉米/大豆和小麦/玉米/甘薯套作对土壤氮素含量及氮素转移的影响
小麦/玉米/大豆
套作
土壤氮素
氮素转移
15N富积标记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简述玉米/甘薯套作种植模式
来源期刊 广东经济 学科
关键词 套作 栽培 管理
年,卷(期) 2017,(16) 所属期刊栏目 前沿探索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6
页数 1页 分类号
字数 1948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雷昭莹 3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套作
栽培
管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广东经济
月刊
1005-0759
44-1357/F
大16开
广州市东风中路305号省府大院8号楼515室
199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432
总下载数(次)
40
总被引数(次)
461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