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研究活动期与缓解期炎症性肠病(IBD)患者粪便主要菌群的改变.方法:收集29例正常对照(HC)、41例活动期克罗恩病(CD) (ACD)、53例缓解期CD(RCD)、60例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UC) (AUC)以及20例缓解期UC(RUC)患者的粪便标本.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粪便主要菌群的数量.结果:健康对照粪便总菌数量与IBD患者无差异.与正常对照相比,球形梭菌亚群、柔嫩梭菌亚群及普拉梭菌在活动期CD、缓解期CD及活动期UC患者粪便中显著下降(9%、12%、10%vs 23%,P<0.01;9%、16%、11% vs 23%,P<0.05;2%、6%、4%vs 13%,P<0.05);活泼瘤胃球菌在活动期CD与UC中显著增加(2% vs 0,P<0.001;2% vs 0,P<0.01);大肠杆菌在活动期CD、缓解期CD及活动期UC患者粪便中均显著增加(19%、10%、15% vs 4%,P<0.01).除普拉梭菌外,其他主要菌群在活动期与缓解期IBD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IBD患者粪便主要菌群与健康对照不同;除普拉梭菌外,活动期与缓解期IBD患者粪便主要菌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球形梭菌亚群、柔嫩梭菌亚群及普拉梭菌的减少以及大肠杆菌的增加,提示它们可能参与IBD的发病与肠炎的维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