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针对薄壁板材零件小圆角特征成形制造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胀压复合成形工艺.其关键工艺参数为:预成形高度、预成形凹圆角大小和终成形胀形压力与背压凸模运行速度匹配关系.预成形高度决定了终成形小圆角的材料储备,预成形凹圆角的最佳值为充液拉深时凸模圆角可取的最小值,通过理论分析给出了预成形高度和预成形凹圆角的计算方法.建立了胀压复合成形过程力学模型,通过应力状态分析给出了不同胀形压力与背压凸模运行速度匹配关系下坯料圆角区变形状况.同时基于有限元模拟和工艺试验,研究了预成形高度和终成形胀形压力与背压匹配路径对试验件成形质量的影响,验证了理论分析的准确性,并证明了该新工艺的适用性.
推荐文章
一种采用拉深与液压胀形的复合成形工艺与模具设计
拉深
液压胀形
压胀扩腔
成形模拟
复合成形
厚板小圆角端盖多工序成形分析与模具设计
厚板小圆角
有限元分析
多工序成形
板材小圆角柔性成形机理
板材
局部特征
凸凹小圆角
贴模方式
柔性成形
外壳胀形与镦压及口部倒角成形模设计
外壳
冲压工艺
胀形
镦压
模具结构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一种板材小圆角胀压复合成形工艺解析
来源期刊 工程科学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板材零件 小圆角特征 充液成形 胀压匹配 预成形高度 预成形凹圆角
年,卷(期) 2017,(7)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77-1086
页数 10页 分类号 TG394
字数 446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3374/j.issn2095-9389.2017.07.01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郎利辉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 144 887 16.0 20.0
2 王耀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 16 90 5.0 8.0
3 孙志莹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 15 107 6.0 9.0
4 阚鹏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 2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2)
共引文献  (27)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0(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2(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4(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5(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6(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板材零件
小圆角特征
充液成形
胀压匹配
预成形高度
预成形凹圆角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工程科学学报
月刊
2095-9389
10-1297/TF
大16开
北京海淀区学院路30号
195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988
总下载数(次)
18
总被引数(次)
4737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