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进入6月初,就要陆续开展晚稻育秧了.目前用生育期较长的杂交稻组合作二季晚稻栽培,已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要夺取高产必须培育出多蘖老健矮壮秧.其要求是:“青秀挺拔六、七叶、茎粗基扁三、五蘖,根系发达白、短、粗,无病无虫青秀色”.而生产实践中,一般农户育出的晚杂秧苗达不到这一标准,因而产量也不太理想.因此,培育杂交稻二晚带蘖壮秧,在技术上应抓好以下几点:
推荐文章
杂交稻二晚直播特点及高产栽培技术
杂交稻
二晚
直播特点
高产栽培
二晚杂交稻栽插密度与穴栽苗数对产量的影响
二晚杂交稻
栽插密度
穴苗数
产量
相关分析
杂交稻蓄留再生稻的增产技术分析
杂交稻
再生稻
增产技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如何培育杂交稻二晚粗壮带蘖秧
来源期刊 农化市场十日讯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杂交稻 培育 二季晚稻 带蘖壮秧 生育期 育秧 茎粗 根系
年,卷(期) 2017,(1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6-46
页数 1页 分类号 S511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曹立耘 186 13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杂交稻
培育
二季晚稻
带蘖壮秧
生育期
育秧
茎粗
根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农化市场十日讯
半月刊
江苏省南通市青年中路136号(南通科技职
出版文献量(篇)
13901
总下载数(次)
26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