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通过表面Cr离子注入在LaFe11.6Si1.4合金表面生成一层具有耐蚀作用的保护层,从而提高合金的耐腐蚀性能.方法 采用表面离子注入法,分别在注入电压为20、30、40 kV,注入计量为5×1016、10×1016、50×1016 ions/cm2的条件下注入Cr离子.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及X-射线衍仪对合金的表面形貌、组织结构及成分进行了分析,通过电化学方法对合金表面离子注入后的耐腐蚀性进行了研究.结果 当Cr离子的注入电压为40 kV,注入剂量为5×1016、1×1017、5×1017 ions/cm2时,合金的开路电位分别是-0.585、-0.584、-0.57V(vs.SCE).当Cr离子的注入剂量为5×1017 ions/cm2,注入电压为20、30、40 kV时,合金的开路电位分别是-0.63、-0.61、-0.57 V(vs.SCE).可以看到,随着Cr离子注入计量和注入电压的增加,合金表面的腐蚀电位正向移动,耐腐蚀性提高.结论 Cr离子注入能够显著提高合金的耐腐蚀性,分析认为主要是由于合金表面生成了一层具有耐腐蚀性能的Cr2O3钝化层.此外,由于注入离子的轰击导致表面La(Fe,Si)13相分解生成α-Fe,也提高了合金的电极电位,增强了耐腐蚀性.
推荐文章
C离子注入Si中Si-C合金的形成及其特征
Si1-xCx合金
离子注入
损伤缺陷
应变分布
Si离子注入和退火温度对GaN黄光的影响
GaN
离子注入
光致发光谱
黄光
Si+/As+双离子注入SI-GaAs对注入层电激活均匀性改善的研究
离子注入
半绝缘GaAs
电激活均匀性
EL2能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离子注入对LaFe11.6Si1.4合金的缓蚀及其机理研究
来源期刊 表面技术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LaFe11.6Si1.4合金 形貌分析 电化学方法 离子注入 Cr2O3钝化层 腐蚀机理
年,卷(期) 2017,(2) 所属期刊栏目 表面失效及防护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4-198
页数 5页 分类号 TG174
字数 228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6490/j.cnki.issn.1001-3660.2017.02.03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云贵 213 1410 18.0 30.0
2 张恩耀 9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4)
共引文献  (4)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LaFe11.6Si1.4合金
形貌分析
电化学方法
离子注入
Cr2O3钝化层
腐蚀机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表面技术
月刊
1001-3660
50-1083/TG
16开
重庆市2331信箱(重庆市九龙破区石桥铺渝州路33号)
78-31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47
总下载数(次)
30
总被引数(次)
3416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