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两步法成功合成了单一基质双光色Ba10-x(PO4)4(SiO4)2:xEu2+荧光粉,研究了稀土离子占据不同的晶格格位对荧光粉光谱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两步法合成的荧光粉发射光谱由414 nm的蓝光波带和504 nm绿光波带两种光色组成,而传统的高温固相法制备的荧光粉只有504 nm处的绿光发射.荧光粉发光性能与Eu2+离子在磷灰石晶体结构中占据的晶格位置关系十分密切.两步法荧光粉双光色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在第一步氧化气氛合成过程中Eu3+离子取代了基质结构中的BaⅠ和BaⅡ两个格位的Ba2+离子;在第二步还原过程结束后,Eu2+离子仍然占据着两种格位,从而形成了两种具有不同配位环境的发光中心.此外,双发射峰的相对强度能够通过Eu2+离子对BaⅠ格位的取代率而调节,进而实现光谱的调变.
推荐文章
Ba10(PO4)4(SiO4)2∶Eu2+荧光体的光谱特性
发光材料
光谱
Eu2+
Ce3+
Ba10(PO4)2(SiO4)2
新型Ca9Sr(PO4)6Cl2∶Mn2+红色荧光粉的合成及其发光特性
高温固相法
红色荧光粉
发光特性
浓度猝灭
白光LED
Ce3+/Mn2+共掺Ca3Y(PO4)3红色荧光粉的制备及其能量传递
Ca3Y(PO4)3
红色荧光粉
能量传递
高温固相法
色度坐标
白光LED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单一基质双光色Ba10-x(PO4)4(SiO4)2:xEu2+ 荧光粉的两步法制备与光谱调控
来源期刊 发光学报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荧光粉 单基质 光致发光 Ba10(PO4)4(SiO4)2
年,卷(期) 2017,(7) 所属期刊栏目 材料合成及性能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74-881
页数 8页 分类号 O611.65
字数 178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88/fgxb20173807.087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曹冠英 大连工业大学光子学研究所 32 97 6.0 8.0
2 李德胜 大连工业大学光子学研究所 24 110 8.0 10.0
3 于晶杰 大连工业大学光子学研究所 14 23 3.0 4.0
4 赵作人 大连工业大学光子学研究所 7 16 2.0 4.0
5 程志远 大连工业大学光子学研究所 3 4 2.0 2.0
6 张彦杰 大连工业大学光子学研究所 8 8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荧光粉
单基质
光致发光
Ba10(PO4)4(SiO4)2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发光学报
月刊
1000-7032
22-1116/O4
大16开
长春市东南湖大路16号
12-312
197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336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2939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