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建立一种改良的可用于小鼠的慢性心肌缺血模型,并探讨其诱导血管生成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C57BL/6小鼠构建重复短暂心肌缺血手术模型.心电图和心脏超声对心功能进行监测;常规HE染色评价心肌缺血,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免疫组化,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CD3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免疫荧光染色评价血管生成情况;同时Western Blot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小鼠的心功能没有明显下降(P>0.05),HE染色表明左室心肌处于缺血状态,免疫组化显示血管生成情况明显增加,同时VEGF表达也明显上调(P均<0.05).结论:成功构建了基于小鼠的慢性心肌缺血诱导血管生成模型,且其促进血管生成的机制可能与上调VEGF表达有关.
推荐文章
人脐带血CD34+细胞诱导小鼠缺血肢体血管生成
血管生成
CD34+细胞
脐带血干细胞
肢体缺血
动物实验
一种基于诱导规则的Petri网完备日志生成算法
完备日志
过程挖掘
诱导规则
Petri网
行为仿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一种改良的慢性缺血诱导血管生成模型的构建
来源期刊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小鼠 心肌缺血 血管生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年,卷(期) 2017,(4) 所属期刊栏目 技术与方法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91-595
页数 5页 分类号 R541.6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4188/j.1671-8852.2017.04.01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扬淦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心血管内科 28 136 6.0 11.0
2 李本磊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心血管内科 3 8 1.0 2.0
3 陈卓彬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心血管内科 3 7 1.0 2.0
4 董巧巧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心血管内科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4)
共引文献  (9)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0(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2(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3(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小鼠
心肌缺血
血管生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双月刊
1671-8852
42-1677/R
大16开
武汉大学出版社大楼前楼6楼东侧
38-403
195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781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2242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