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优化丹参酮类提取物的工艺.方法:应用HPLC指纹图谱技术,以三个主要成分的含量(隐丹参酮、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为次要指标,以HPLC特有峰总面积和干浸膏得率为主要评价指标,选取料液比、提取时间和乙醇浓度三个因素,采用L9(34)正交试验来确定最适合的工艺.结果:最佳提取方法:以8倍量的95%的乙醇为溶剂,提取3次,一次0.5 h.结论:优选得到的丹参酮类提取物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不仅为丹参酮的产业化的提取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而且为丹参相关制剂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推荐文章
正交试验结合HPLC指纹图谱优选丹参总酚酸的提取工艺
丹参总酚酸提取物
HPLC特征图谱
正交试验
复方丹参提取物高效液相色谱-紫外-蒸发光散射检测指纹图谱的建立
高效液相色谱
紫外/蒸发光散射检测器
复方丹参提取物
指纹图谱
正交实验结合HPLC指纹图谱优选散瘀镇痛颗粒水提工艺
散瘀镇痛颗粒
水提工艺
HPLC指纹图谱
正交实验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正交试验结合HPLC指纹图谱优选丹参酮类提取物的工艺
来源期刊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丹参酮类提取物 提取工艺 HPLC指纹图谱 正交试验
年,卷(期) 2017,(4) 所属期刊栏目 中药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7-70,100
页数 5页 分类号 R284.1
字数 3772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彭代银 180 2326 24.0 41.0
2 陈卫东 102 470 10.0 17.0
3 姚亮 6 34 3.0 5.0
4 于凡 4 13 1.0 3.0
5 邱镇 2 4 1.0 2.0
6 李国转 5 6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54)
共引文献  (226)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7(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8(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9(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0(2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11(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12(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13(2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14(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5(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丹参酮类提取物
提取工艺
HPLC指纹图谱
正交试验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双月刊
2095-7785
36-1331/R
大16开
南昌市阳明路56号
44-79
198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702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2195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