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得到简便地识别Cu2+的传感器,设计合成了氧化偶氮苯双席夫碱化合物.采用紫外吸收光谱法研究了化合物对Cu2+的配合作用及对As3+、Mo6+、Mn2+、Zn2+、Fe3+、Pb2+、Al3+、Hg2+、Ni2+、Pt4+、Mg2+、Be2+、Sr2+、Cs+、Os4+、Cd2+、Se4+、Cr6+、Co2+、Rb+、Ba2+、V6+、Ca2+等23种金属离子的干扰作用.采用等摩尔的连续变化法(Job-plot),研究了化合物与Cu2+形成配合物的配比.用红外光谱法研究了配合机理.同时研究了在EDTA存在时,化合物对Cu2+的"off-on"性质.结果表明,合成的化合物具有大共轭体系,结构新颖且稳定.化合物可以克服23种金属离子的干扰,对Cu2+的选择性很高.化合物与Cu2+形成1∶1型强发光配合物,可以达到比色(裸眼)识别.在1.32~13.0 μmol·L-1范围内,化合物紫外光谱吸光度值与Cu2+浓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范围宽,最低检出限为2.6×10-7 mol·L-1.在EDTA存在时,该配合物释放出Cu2+,表现出对Cu2+的"off-on"模式,红外光谱法研究明确了化合物与Cu2+的结合位点.研究结果表明,所合成的氧化偶氮苯双席夫碱化合物可以对Cu2+实现简便易行的比色(裸眼)识别.
推荐文章
偶氮苯双席夫碱的合成及其热色性
偶氮双醛类席夫碱
可逆热色性
合成
新型4-氨基安替比林席夫碱的合成及对Cu2+的选择性识别
席夫碱
安替比林衍生物
铜离子
荧光探针
氧化偶氮苯类化合物的新法合成
芳香硝基化合物
氢氧化钠
β-环糊精
氧化偶氮苯类化合物
新型双希夫碱化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希夫碱
水杨醛
合成
表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氧化偶氮苯双席夫碱化合物对Cu2+的比色识别
来源期刊 发光学报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双席夫碱 氧化偶氮 Cu2+ 比色识别
年,卷(期) 2017,(8) 所属期刊栏目 发光学应用及交叉前沿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09-1116
页数 8页 分类号 O657.3|O626.32
字数 350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88/fgxb20173808.11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安胜姬 吉林大学化学学院 13 122 6.0 10.0
2 盛野 吉林大学化学学院 14 88 5.0 9.0
3 郑松志 吉林大学化学学院 12 63 5.0 7.0
4 吕蕾 吉林大学化学学院 13 49 5.0 6.0
5 苏冉 吉林大学化学学院 1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30)
参考文献  (3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8)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8)
  • 参考文献(8)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双席夫碱
氧化偶氮
Cu2+
比色识别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发光学报
月刊
1000-7032
22-1116/O4
大16开
长春市东南湖大路16号
12-312
197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336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2939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