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无创双水平双向压力触发(Biphasic tr)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汕头市潮阳区大峰医院NICU收治的58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of newborn,RDSN)临床资料,将双水平压力触发通气治疗作为观察组,将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通气治疗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RDSN患儿气管插管-肺表面活性物质-拔管(intubation-surfactant-extubation,InSurE)治疗失败率、机械通气治疗比例、机械通气时间、无创通气时间、常规氧疗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两组患儿的InSurE治疗失败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nSurE治疗失败后观察组机械通气治疗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无创通气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机械通气时间及常规氧疗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及支气管发育不良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iphasic tr与NCPAP在RDSN患儿的应用可降低机械通气的使用,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降低RDSN患儿视网膜病变及支气管发育不良的风险,值得临床应用.
推荐文章
无创高频振荡通气和双水平正压通气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比较研究
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
无创高频振荡通气
双水平正压通气
无创呼吸支持模式
治疗结果
晚期早产儿及足月儿与胎龄 <35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分析
晚期早产儿
足月儿
胎龄<35周早产儿
呼吸窘迫综合征
临床分析
DuoPAP联合InSurE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双水平正压通气
呼吸窘迫综合征
婴儿,早产
足月及近足月新生儿与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比较分析
近足月新生儿
足月新生儿
呼吸窘迫综合征
早产儿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无创双水平压力触发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来源期刊 黑龙江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双水平压力触发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效果
年,卷(期) 2017,(8)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41-743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22.6
字数 364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5775.2017.08.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黄迪儿 汕头市潮阳区大峰医院儿科 3 14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5)
共引文献  (120)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0(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11)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4(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双水平压力触发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效果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黑龙江医学
月刊
1004-5775
23-1326/R
大16开
哈尔滨市香坊区农场街31号
14-297
195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7797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3147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