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利用高通量454焦磷酸测序手段研究了分别以Nafion 117质子交换膜与聚醚砜(PES)微滤膜为分隔物的空气阴极MFCs长期运行时阳极表面生物膜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结果显示,两套反应器阳极上相对丰度最高的细菌分别为属于除硫单胞菌目(Desulfuromonadales)的AKYG597_norank与地杆菌属(Geobacter),各占到总体的77.4%与36.4%.利用PES微滤膜作为分隔物的MFCs氧扩散率增加,因此阳极生物膜中根瘤菌(Rhizobium)、黄色杆菌(Xanthobacter)及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等需氧、兼性厌氧细菌丰度得到了提升;同时,由于PES微滤膜的电阻率更低,使MFC获得了更高的能量产出.
推荐文章
阳极双电层电容对微生物燃料电池性能的影响
阳极
双电层电容
生物膜
产电功率
微生物燃料电池
3D打印微生物燃料电池阳极及其性能特性
3D打印阳极
微生物燃料电池
废水
电化学
均匀孔电极
优化
微生物燃料电池应用及性能优化研究进展
微生物燃料电池
污染物降解
产电效果
微生物燃料电池体系空气阴极研究进展
微生物燃料电池
空气阴极
扩散层
催化层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分隔物对空气阴极微生物燃料电池阳极微生物菌群结构影响评价
来源期刊 净水技术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空气阴极 微生物燃料电池 分隔物 焦磷酸测序 微生物群落结构 影响评价
年,卷(期) 2017,(5) 所属期刊栏目 “高校优秀论文奖学金暨研发机构人才储备计划”专栏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15
页数 6页 分类号 X703
字数 405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5890/j.cnki.jsjs.2017.05.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吴志超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193 2793 28.0 42.0
2 王巧英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18 58 5.0 7.0
3 邵伟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12 41 4.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6)
共引文献  (99)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6(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7(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空气阴极
微生物燃料电池
分隔物
焦磷酸测序
微生物群落结构
影响评价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净水技术
月刊
1009-0177
31-1513/TQ
16开
上海市许昌路230号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063
总下载数(次)
14
总被引数(次)
2243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