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川北医学院学报       
摘要:
目的:探讨培门冬酶辅助治疗血管免疫母细胞T淋巴瘤(angioimmunoblastic T-cell lymphoma,AITL)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82例AITL患者纳入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41例,采用"培门冬酶+CHOP方案"治疗;对照组41例,仅用CHOP方案.比较两组的近期疗效、毒副反应及相关检测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的完全缓解率高于对照组(41.46% vs.9.51%,P<0.05);两组总有效率、组间毒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乳酸脱氢酶、β2-微球蛋白、D-二聚体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应用培门冬酶辅助治疗AITL能提高肿瘤完全缓解率,且不增加毒副反应,安全可靠.
推荐文章
培门冬酶治疗结外NK/T细胞淋巴瘤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淋巴瘤,结外NK/T细胞
左旋门冬酰胺酶
培门冬酶
治疗结果
不良反应
培门冬酶治疗鼻腔NK/T细胞淋巴瘤主要不良反应的观察和护理对策
鼻腔自然杀伤/T细胞淋巴瘤
不良反应
培门冬酶
护理
早期鼻自然杀伤细胞/T细胞淋巴瘤治疗进展
淋巴瘤,结外NK/T细胞
放射疗法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左旋门冬酰胺酶
硼替佐米
造血干细胞移植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培门冬酶辅助治疗血管免疫母细胞T淋巴瘤的临床观察
来源期刊 川北医学院学报 学科
关键词 血管免疫母细胞T淋巴瘤 培门冬酶 缓解率 毒副反应
年,卷(期) 2017,(3)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29-432
页数 4页 分类号 R733.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5-3697.2017.03.03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任羽 延安大学附属医院血液科 25 89 5.0 8.0
2 贺爱军 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普外科 29 85 5.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72)
共引文献  (27)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6(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8(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9(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1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11(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12(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3(20)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14(10)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5(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血管免疫母细胞T淋巴瘤
培门冬酶
缓解率
毒副反应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川北医学院学报
双月刊
1005-3697
51-1254/R
大16开
1975-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664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806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