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利用扫描电镜和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研究AZ31镁合金在高周疲劳试验中不同循环周次(包括104(样品1)、106(样品2)和无(样品3无疲劳试验))条件下的组织和性能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经拉压循环变形后,产生了大量{1012}拉伸孪晶,还产生了少量的{10(1)1}拉伸孪晶和{10(1)1}-{10(1)2}二次孪晶.样品l,2和3中{10(1)2}拉伸孪晶的体积分数分别为8%、21%和4%.疲劳断口分析发现大面积疲劳辉纹和理解断裂的区域,韧窝直径大小随着加载次数的增加而增大.孪晶片层容易产生于裂纹萌生区,韧窝则在终断区产生.样品1、2和3的韧窝尺寸分别为14.8、31.2和8.5 μm.样品的疲劳强度和伸长率随着加载次数增加稍有降低.
推荐文章
AZ31镁合金压缩过程中的变形性能及组织演变
AZ31镁合金
热变形
微观组织
动态再结晶
超声处理对AZ31镁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AZ31镁合金
超声处理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AZ31镁合金铸轧和常规轧制板拉伸变形的组织演变
AZ31镁合金
铸轧
等温拉伸
组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高周疲劳试验中AZ31镁合金组织和性能的演变特征
来源期刊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英文版) 学科
关键词 AZ31合金 疲劳变形 显微组织演变 断口形貌
年,卷(期) 2017,(7) 所属期刊栏目 结构材料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30-1536
页数 7页 分类号
字数 374字 语种 英文
DOI 10.1016/S1003-6326(17)60173-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喜燕 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41 300 9.0 15.0
2 谭力 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9 20 3.0 4.0
3 舒洋 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3 5 1.0 2.0
4 余江平 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3 5 1.0 2.0
5 尹瑞森 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3 5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4)
参考文献  (2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8)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6)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AZ31合金
疲劳变形
显微组织演变
断口形貌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英文版)
月刊
1003-6326
43-1239/TG
大16开
湖南省长沙中南大学内
1991
eng
出版文献量(篇)
8260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6121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