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碳纳米管的结构以及微电极的物性参数是微纳器件制备过程中影响介电泳效率与精度的重要因素.微电极形状和电极间距与碳纳米管长度之比(λ)是两个与器件制造成本紧密相关的可控介电泳参数.本文根据有限元方法,研究了这两个参数对于介电泳力的影响规律.通过对3种电极下的碳纳米管介电泳速度进行归一化处理,结果表明碳纳米管在分散液中的介电泳速度受电极形状影响较小.而相比于电极形状,λ对介电泳力的影响更加显著.虽然电极间距越小越有利于碳纳米管的组装,但是考虑微电极加工难度与成本,认为λ在0.5~1.0为碳纳米管组装的优化区间.根据介电泳组装实验需要,给出了溶液阈值浓度修正表达式.本研究对于提高介电泳组装效率和实验精度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推荐文章
碳纳米管介电电泳排布仿真研究
碳纳米管
介电电泳
有限元
脑深部刺激电极表面多壁碳纳米管的电泳沉积工艺研究
脑深部刺激电极
表面修饰
纳米结构
多壁碳纳米管
碳纳米管分子动力学模拟的经验势函数研究
碳纳米管
经验键序作用势
雷纳德-琼斯势
分子动力学
浅谈单壁碳纳米管与多壁碳纳米管的差异
单壁碳纳米管
多壁碳纳米管
差异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碳纳米管可控介电泳参数模拟研究
来源期刊 传感技术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电极形状 电极间距与碳纳米管长度之比 介电泳力 优化区间 阈值浓度
年,卷(期) 2017,(6) 所属期刊栏目 传感器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26-830
页数 5页 分类号 TP393
字数 326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1699.2017.06.004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5)
共引文献  (13)
参考文献  (1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3(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6(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8(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9(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0(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4(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电极形状
电极间距与碳纳米管长度之比
介电泳力
优化区间
阈值浓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传感技术学报
月刊
1004-1699
32-1322/TN
大16开
南京市四牌楼2号东南大学
198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772
总下载数(次)
23
总被引数(次)
6554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