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对牵引成骨区骨形态发生蛋白-4(BMP-4)表达的影响.方法:25只大耳白兔随机分2组,分别行双侧下颌骨皮质骨切开术,一侧下颌骨牵引间隙放置PRF膜作为实验组,对侧作为对照组,分别于稳定期第3、7、14、21、28天处死一组动物,切取牵引间隙处骨痂行H-E染色和BMP-4免疫组织化学显色,细胞图像分析仪测量牵引间隙处骨痂BMP-4表达情况.结果:下颌牵引延长后牵引间隙均有新骨形成,免疫组织化学显色显示BMP-4主要定位于成骨细胞的细胞质中.实验组在稳定期3、7、14、21d BMP-4表达的阳性细胞率和阳性面积百分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稳定期28d BMP-4表达的阳性细胞率和阳性面积百分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RF能促进兔下颌骨牵引成骨区新骨的生成,BMP-4可能在牵引成骨过程中调控组织细胞应力信号传递,发挥成骨作用.
推荐文章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对牵引成骨区BMP-6表达的影响
骨形态发生蛋白质类
骨生成,牵张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
骨形态发生蛋白-6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促进兔下颌骨牵引成骨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
牵引成骨
新骨形成
下颌骨
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在下颌骨牵引成骨过程中的作用
下颌骨
牵引成骨
基因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
骨组织工程
富血小板血浆协同骨形态发生蛋白4促进骨愈合的效应
组织构建
骨组织工程
骨形态发生蛋白
富血小板血浆
颌骨
β-磷酸三钙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对兔下颌骨牵引成骨区骨形态发生蛋白-4表达的影响
来源期刊 解剖学杂志 学科
关键词 下颌骨 牵引成骨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 骨形态发生蛋白-4
年,卷(期) 2017,(4)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94-397
页数 4页 分类号
字数 407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1633.2017.04.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稚英 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口腔内科 13 28 3.0 4.0
2 付颖 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口腔内科 9 9 2.0 2.0
3 董庆文 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口腔内科 5 7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3)
共引文献  (16)
参考文献  (2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0(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1(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11)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3(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4(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5(20)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16(9)
  • 参考文献(9)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下颌骨
牵引成骨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
骨形态发生蛋白-4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解剖学杂志
双月刊
1001-1633
31-1285/R
大16开
上海翔殷路800号第二军医大学
4-380
196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125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2008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