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观察新的结膜旷置法行Ⅱ期义眼台植入,同时处理结膜囊缩窄的治疗效果.方法:2008-01/2014-07期间,我院收治的114例114眼眼球摘除术后眼窝内陷、结膜囊缩窄患者,在行Ⅱ期义眼台植入后同时处理结膜囊,从筋膜表面充分分离结膜至穹隆处,将预先制作的透明薄壳眼模置入结膜囊,使结膜瓣后退形成上、下穹窿,同时眼睑闭合时无明显张力.取出透明眼膜,并评估结膜缺损面积(即筋膜暴露面积),根据缺损区垂直径长度分为4组,Ⅰ组:缺损长0~5 mm;Ⅱ组:缺损长6~10 mm;Ⅲ组:缺损长11~15 mm;Ⅳ组:缺损长≥16 mm.对所有病例采用旷置球结膜中央缺损区的方法,在上下结膜瓣后退的位置将结膜间断缝合于筋膜上,在义眼台的前部出现筋膜暴露区.如下穹窿浅,联合行下穹窿成形术;如眼睑闭合张力较大或结膜瘢痕较重,考虑术后结膜挛缩严重的患者联合行睑缘缝合术.结膜囊内涂抗生素眼膏后置入合适的眼模.结果:所有患者暴露的筋膜区域于术后逐渐缩小并被结膜覆盖.平均于术后1 mo内旷置的结膜区被新生的结膜覆盖完全.结膜缺损区垂直径<5 mm均能在2 wk内完全移行覆盖,结膜囊形成良好,无需再次手术处理.结膜缺损区垂直径6~10 mm能在3 wk之内填补覆盖完全,少数患者结膜囊会有少量的收缩,但不影响配戴义眼片.结膜缺损区垂直径11~15 mm能在4 wk内移行生长覆盖完全,但结膜囊会轻度收缩,可配戴磨小的义眼片,部分术前结膜瘢痕较严重的患者需再次行结膜囊成形术.结膜缺损区垂直径≥16 mm也能在6 wk以内完全覆盖整个筋膜暴露区域,结膜囊会有较明显收缩,需再次行结膜囊成形联合睑缘缝合术,3 mo后拆除睑缘缝线后能够配戴义眼片.有2例出现义眼台暴露,行义眼台暴露修补联合结膜囊成形术,术后结膜囊成形好.结论:新的结膜旷置法能够很好地处理Ⅱ期义眼台植入时轻到中度结膜囊缩窄,无需任何移植物,患者损伤轻,减少多次手术.对于处理重度结膜囊狭窄,再手术风险较大,尚需进一步临床观察.
推荐文章
二期义眼台植入并唇粘膜移植治疗结膜囊狭窄的疗效观察
结膜囊狭窄
义眼台
唇粘膜
移植
疗效
羟基磷灰石义眼座植入联合结膜囊成形改良术疗效观察
羟基磷灰石植入
结膜囊成形
改良手术
羊膜移植治疗义眼座植入术后结膜裂开伴结膜囊狭窄
羊膜移植
结膜裂开
结膜囊狭窄
义眼座暴露
临床效果
眼窝凹陷结膜囊缩窄的手术方案选择和疗效分析
眼窝凹陷
结膜囊缩窄
羟基磷灰石
义眼座植入
结膜囊成形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结膜旷置法治疗Ⅱ期义眼台植入时结膜囊缩窄的疗效观察
来源期刊 国际眼科杂志 学科
关键词 无眼球 结膜囊收缩 义眼台
年,卷(期) 2017,(10) 所属期刊栏目 英文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17-1822
页数 6页 分类号
字数 190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7.10.04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无眼球
结膜囊收缩
义眼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国际眼科杂志
月刊
1672-5123
61-1419/R
大16开
西安友谊东路269号
52-239
200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355
总下载数(次)
19
总被引数(次)
6227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