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由消渴病引起的并发症屡见不鲜,其中消渴合并痤疮日益增多,中医称之为肺风粉刺、暗疮等,临床上常好发于面部、胸背部,以白头粉刺、脓包、囊肿、结节多见,目前西医主要从血糖、皮肤及体内激素水平异常来分析此病病因,在治疗上多采用西药对症治疗.中医对消渴合并痤疮多采取西药降糖、中医辨证治疗的方法,疗效显著.对消渴合并痤疮的病因病机,多数医者认为主要由于肺经风热、脾胃湿热、肾虚所致,治疗过程中除控制血糖外,主要从肺、脾胃、肾进行辨证论治,配合一定的心理疗法临床疗效更为显著.吾师张兰教授认为消渴合并痤疮多由肺胃或脾胃湿热,或肝胃郁热引起,但不乏阳虚引起者,对阳虚引起的痤疮,从温补脾肾兼以化瘀解毒入手进行治疗,疗效显著.本人随导师出诊,根据自己临床所见所闻,对导师以阳虚为切入点治疗本病,体会颇深,从辨证及用药特点总结点滴经验供大家借鉴.
推荐文章
张兰教授治疗甲状腺结节经验总结
张兰
经验总结
甲状腺结节
张玉琴教授治疗消渴病郁证经验总结
消渴病郁证
从肝论治
肝气郁滞
气阴两虚
张玉璞教授治疗消渴病合并胸痹经验
糖尿病
2型
冠心病
名医经验
张玉璞
陈彤云教授治疗痤疮经验总结
痤疮
肺经热盛证
脾虚湿蕴证
胃肠湿热证
冲任不调证
痰湿蕴阻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张兰教授以温阳法治疗消渴合并痤疮的经验总结
来源期刊 医学信息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导师 消渴病合并痤疮 阳虚
年,卷(期) 2017,(18) 所属期刊栏目 中医中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9-120
页数 2页 分类号 R255.4
字数 1183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吴聪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内科 2 2 1.0 1.0
2 闵希瑞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中医科 3 10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45)
共引文献  (225)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2(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3(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4(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5(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6(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07(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8(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09(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0(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导师
消渴病合并痤疮
阳虚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医学信息
半月刊
1006-1959
61-1278/R
大16开
西安曲江新区雁翔路3001号旺座曲江G座10705号
52-98
198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7691
总下载数(次)
86
总被引数(次)
13988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