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工业水处理       
摘要:
采用以二氧化钛为粒子电极,铝板为阳极,钛板为阴极形成的三维电化学体系对经氧化絮凝预处理的页岩气返排液进行深度处理.通过单因素实验得到最佳频率、占空比及二氧化钛投加量.依据响应面分析结果预测的最佳工艺条件:pH=7.33,电流为58.01 mA,处理时间为39.44 min.在最佳工艺条件下,模型预测COD去除率为92.3%,与实际值误差为1.4%.采用氧化絮凝-三维电极法处理页岩气返排液,出水可达到排放标准要求.
推荐文章
页岩气压裂返排液电絮凝处理技术研究
电絮凝
压裂返排液
电流密度
电絮凝-三维电极法预处理高浓度对氰基苯酚废水
电絮凝
三维电极法
对氰基苯酚废水
美国页岩气压裂返排液处理技术现状及启示
美国
页岩气
压裂返排液
处理回用
处理外排
中国
技术框架
研究建议
技术思路
页岩气压裂返排液回用处理技术研究与应用
页岩气
压裂返排液
水处理
膜过滤
处理装置
回用
压裂液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氧化絮凝-三维电极法处理页岩气返排液
来源期刊 工业水处理 学科
关键词 页岩气返排液 氧化絮凝 三维电极 响应曲面法
年,卷(期) 2017,(6) 所属期刊栏目 试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6-89
页数 4页 分类号 X703.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太亮 西南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83 451 12.0 16.0
2 张芳捷 西南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3 26 3.0 3.0
3 罗雪梅 西南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2 4 1.0 2.0
4 蔡丹 西南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1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4)
共引文献  (51)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29)
二级引证文献  (3)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2(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3(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4(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3(1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5(6)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页岩气返排液
氧化絮凝
三维电极
响应曲面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工业水处理
月刊
1005-829X
12-1087/X
大16开
1981-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499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8013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