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microRNAs(miRNAs)的灵敏检测对临床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采用偶联DNA聚合酶和核酸内切酶介导的恒温扩增反应实现靶标循环再生的策略,利用纳米金(AuNPs)与纳米银簇(AgNCs)间表面等离子增强能量转移效应,开发了一种miRNA定量检测方法.在AuNPs表面组装两种探针(Probe a和Probe b)制备响应元件Probe b-Probe a-AuNP,其中Probe a通过3′端巯基共价偶联到AuNPs表面,此外具有靶标miRNA互补序列、核酸内切酶酶切序列和Probe b互补序列,Probe b为荧光AgNCs合成模板.靶标miRNA存在时,启动酶级联恒温扩增反应,导致Probe b脱离AuNPs表面,抑制了Probe b为模板合成的AgNCs与AuNPs间表面等离子增强能量转移效应,使得反应体系荧光信号增强.本方法的检出限为2.5×10-11 mol/L,与miRNAs商业化检测试剂盒相比,避免了逆转录反应,而且操作简单,检测成本低,可应用于生物样本中miRNAs分析.
推荐文章
金属纳米结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及其应用
纳米光子器件
金属纳米结构
等离子体共振
应用领域
纳米银对黑麦草生长特性的影响
纳米银
根系
植物毒性
黑麦草
EDTA对饱和多孔介质中纳米银迁移机制的影响
纳米银
饱和多孔介质
乙二胺四乙酸(EDTA)
迁移
纳米载体特异性靶向TAMs治疗肿瘤的研究进展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纳米载体
靶向修饰
肿瘤治疗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纳米金与纳米银簇间表面等离子增强能量转移效应特异性检测microRNA
来源期刊 分析化学 学科
关键词 microRNA检测 纳米金 纳米银簇 表面等离子增强能量转移效应
年,卷(期) 2017,(1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018-2025
页数 8页 分类号
字数 332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1895/j.issn.0253-3820.17131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叶邦策 石河子大学化学和化学工程学院 30 90 5.0 8.0
3 王红亚 石河子大学化学和化学工程学院 1 2 1.0 1.0
7 尹斌成 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5 6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2)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microRNA检测
纳米金
纳米银簇
表面等离子增强能量转移效应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分析化学
月刊
0253-3820
22-1125/O6
大16开
长春人民大街5625号
12-6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636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11236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