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提出了利用挤出式3D打印技术制备孔隙扭曲度=1的超厚分级孔锂离子电池电极的新方法.并采用质量浓度为80 mg/mL的氧化石墨烯作黏度调节剂,磷酸铁锂作电极活性材料,配制了具有可打印性的“墨水”,其表观黏度高达104 Pa·s,并且表现出明显的剪切变稀行为;同时此“墨水”还具有高达104 Pa的存储模量平台值,这些优异的流变学性质对于打印和固化过程十分有利,保证了打印结构的精准与完整性.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与活性物质负载量同为21 mg/cm2的传统涂覆式电极相比,该电极的首次充放电电压平台差为0.12V,仅为传统电极的约1/3,同时倍率性能也有大幅度提高,而且其传荷电阻可降低至传统电极的1/50.
推荐文章
3D打印柔性可穿戴锂离子电池
柔性/可穿戴电子学
打印电极
3D打印技术
锂离子电池
3D打印锂离子电池硅负极的改性及制备
硅基
负极材料
锂离子电池
流变性
3D打印
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Li1+xV3O8研究进展
钒酸锂
锂离子电池
水溶液锂离子电池
锂离子电池及其材料
锂离子
电池
材料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3D打印低扭曲度超厚分级孔锂离子电池电极
来源期刊 现代化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3D打印技术 超厚电极 低扭曲度 氧化石墨烯
年,卷(期) 2017,(12) 所属期刊栏目 科研与开发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8-122
页数 5页 分类号 TQ152|TH164
字数 133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6606/j.cnki.issn0253-4320.2017.12.02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赵九蓬 哈尔滨工业大学化工与化学学院 37 565 12.0 23.0
2 王一博 哈尔滨工业大学化工与化学学院 4 75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3)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锂离子电池
3D打印技术
超厚电极
低扭曲度
氧化石墨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现代化工
月刊
0253-4320
11-2172/TQ
大16开
北京安外小关街53号
082-67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409
总下载数(次)
26
总被引数(次)
6563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