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研究上消化道出血15年临床流行病学变化趋势.方法 收集1997年1月1日至1998年12月31日与2012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镜中心就诊的连续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病例资料,对其性别、年龄、病因构成、溃疡分级、内镜治疗和住院期间病死率等变化趋势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1997-1998年和2012-2013年上消化道出血检出率分别为10.0%(928/9 287)和4.5%(1 092/24 318)(x2=360.089,P=0.000),1997-1998年和2012-2013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男性比例分别为73.3%(680/928)和72.4%(791/1 092,x2=0.179,P=0.672);发病年龄分别为(47.3±16.4)岁和(51.4±18.2)岁(t=9.214,P=0.002).上消化道出血病因构成:1997-1998年消化性溃疡以65.2%(605/928)居首位[十二指肠溃疡444例(47.8%),胃溃疡77例(8.3%),吻合口溃疡21例(2.3%),复合型溃疡63例(6.8%)],其次为恶性肿瘤(7.0%,65/928),第3位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6.4%,59/928);2012-2013年消化性溃疡以52.7%(575/1 092)维持首位[十二指肠溃疡348例(31.9%),胃溃疡103例(9.4%),吻合口溃疡30例(2.7%),复合型溃疡94例(8.6%)],但比例下降(x2=32.467,P=0.000),其中十二指肠溃疡比例下降幅度最大(x2=53.724,P=0.000);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以15.1%(165/1 092)上升至第2位(x2=38.976,P=0.000),恶性肿瘤下降至第3位(9.2%,101/1 092,x2=3.352,P=0.067).前3位病因的患者中,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出血年龄上升幅度最大[(46.2±16.7)岁比(51.9±18.9)岁,t=-5.548,P=0.000],其中十二指肠溃疡贡献最大[(43.4±16.9)岁比(48.4±19.4)岁,t=-3.935,P=0.000],食管胃底静脉曲张[(49.8±14.1)岁比(48.8±13.9)岁,t=0.458,P=0.648]和恶性肿瘤[(58.4±13.4)岁比(58.9±16.7)岁,t=-0.196,P=0.845]的出血年龄变化均较小.与1997-1998年相比,2012-2013年患者高危再出血消化性溃疡(Forrest分级Ⅰ a、Ⅰb、Ⅱa和Ⅱb)检出率增加(x2=39.958,P=0.000).1997-1998年接受内镜治疗患者54例,内镜止血率为79.6%(43/54);2012-2013年接受内镜治疗患者261例,内镜止血率为96.9%(253/2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3.287,P=0.000).与1997-1998年相比,2012-2013年更多的静脉曲张及非静脉曲张出血患者得到及时的内镜治疗(静脉曲张出血:39.0%比70.3%,x2=51.930,P=0.000;非静脉曲张出血:3.6%比15.6%,x2=62.292,P=0.000),其中消化性溃疡(Forrest分级Ⅰa、Ⅰb、Ⅱa和Ⅱb)的内镜治疗比例也增加[27.4%(26/95)比68.5%(111/162),x2=40.739,P=0.000];内镜治疗止血技术上更多应用了热凝法(0比15.2%,x2=79.518,P=0.000)、止血法(0比55.9%,x2=20.879,P=0.000)和联合法(4.3%比16.4%,x2=5.154,P=0.023),减少注射法的单独应用(87.1%比6.2%,x2=10.420,P=0.001),完全摒弃了单独以喷洒法止血.2012-2013年住院患者再手术率下降[9.3%(86/928)比6.0%(65/1 092),x2=7.970,P=0.005],住院期间病死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1997-2013年上消化道出血发病年龄呈上升趋势;消化性溃疡出血比例下降,主要是十二指肠溃疡出血减少;高危消化性溃疡再出血检出率增加;上消化道出血的内镜治疗率更高,治疗措施更合理,即时止血效果更好;总体病死率无明显下降.
推荐文章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合并体温变化的临床分析
上消化道出血
体温变化
发热
小儿消化道出血157例临床分析
小儿
消化道
出血
病因
诊断
上消化道恶性肿瘤流行病学趋势
上消化道恶性肿瘤
食管癌
胃癌
发病率
死亡率
流行病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上消化道出血15年临床流行病学变化趋势
来源期刊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学科
关键词 上消化道出血 病因 治疗
年,卷(期) 2017,(4)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25-431
页数 7页 分类号
字数 493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1671-0274.2017.04.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锦辉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 22 186 7.0 13.0
2 陈旻湖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 191 1602 20.0 28.0
3 陈白莉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 49 412 12.0 18.0
4 崔毅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 61 363 10.0 16.0
5 何瑶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 49 331 10.0 16.0
6 王锦萍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 11 80 3.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2)
共引文献  (917)
参考文献  (2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1)
同被引文献  (333)
二级引证文献  (114)
197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6)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6)
  • 引证文献(1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66)
  • 引证文献(30)
  • 二级引证文献(36)
2020(91)
  • 引证文献(17)
  • 二级引证文献(7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上消化道出血
病因
治疗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月刊
1671-0274
44-1530/R
16开
广州市员村二横路26号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内
46-185
199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251
总下载数(次)
19
总被引数(次)
5707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