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设置盆栽试验,研究丁香、红瑞木、油松和白蜡4种植物在6个有机碳菌剂施用水平下的生物量、肥料利用率及根系形态的变化,以此揭示有机碳菌剂对生物量和根系形态的影响,并确定干旱区造林最佳的肥料施用量.结果表明:在试验施用范围内,4种植物根系和总生物量在不同肥料水平下存在显著差异,与对照相比,4种植物总生物量增幅分别为22.41%~82.94%,42.22%~112.96%,10.60%~55.59%和9.46%~42.61%,最大值分别在T4(20 g/株)、T3(15 g/株)、T5(30 g/株)和T5(30 g/株)时出现.肥料利用率随有机碳菌剂施用水平的提高而降低,4种植物分别降低了0.903,1.946,0.037,0.145kg/kg.有机碳菌剂对丁香和红瑞木的根系形态特征(根长、根表面积、平均直径、根尖数、分叉数)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油松和白蜡的根系平均直径受肥料施用的影响较小,其余4项随着施用量的不同呈现显著差异.4种植物最大根长较对照增加41.29%~112.77%,最大根表面积增加34.73%~154.26%,最大平均直径增加3.85%~42.62%,最大根尖数增加47.41%~70.15%,最大分叉数增加22.93%~109.10%.研究结果表明,灌木对有机碳菌剂的响应较乔木更为敏感,在高剂量有机碳菌剂施用条件下,乔木生长优于灌木;干旱区造林工作中,乔木的有机碳菌剂施用量应该稍大,如选用30 g/株,而灌木的施用量不应超过20 g/株.
推荐文章
2种施肥方法对浅位缠泥土种植小麦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浅位缠泥土
小麦
施肥
测土配方
肥料利用率
种植密度对夏玉米碳氮代谢和氮利用率的影响
夏玉米
密度
碳氮代谢
碳氮比
氮肥利用率
4种土壤的养分供给特性及烟株对肥料的利用率研究
紫色类土壤
石灰岩类土壤
供养分特性
肥料利用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有机碳菌剂对4种植物肥料利用率和根系形态的影响
来源期刊 水土保持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有机碳肥 生物量 根系形态 肥料利用率
年,卷(期) 2017,(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72-276,284
页数 6页 分类号 S144.1
字数 529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3870/j.cnki.stbcxb.2017.04.04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孙保平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141 2329 28.0 38.0
2 陈串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5 19 3.0 4.0
3 陈艺超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3 17 3.0 3.0
4 张建锋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11 92 5.0 9.0
5 申豪杰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3 12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19)
共引文献  (288)
参考文献  (2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34)
二级引证文献  (6)
196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6(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8(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1(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2(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3(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4(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5(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6(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7(2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08(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1)
2009(3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8)
2010(30)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7)
2011(1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2(1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3(1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4(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有机碳肥
生物量
根系形态
肥料利用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水土保持学报
双月刊
1009-2242
61-1362/TV
大16开
陕西杨陵区西农路26号
52-150
198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614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14651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