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针对实验室高星等目标模拟问题,设计了一种由光源、可调光阑、积分球、光电探测器和平行光管组成的弱光单星模拟器,用于检测探测相机、星敏感器的星等探测能力.推导了光电探测器读数、积分球出口光谱辐亮度随可调光阑遮拦比的变化关系,结合星等定义公式和像面照度公式,介绍了弱光单星模拟器的工作原理,解决了高星等目标的标定难题.理论分析了弱光单星模拟器的星等模拟范围及精度,结果表明其最高可模拟19.5 Mv星等,精度为11.6%;模拟低于15 Mv星等时,精度优于8%.实验结果表明:实验室内,模拟星等与KLL-04型弱光照度计实测星等的相对误差最大为7.09%;实验室的探测相机与天文观测的探测相机所测得的星等探测能力在6.5 Mv处的相对误差为1.9%,在15.2 Mv处的相对误差为2.6%.所设计弱光单星模拟器能够对高星等目标进行有效模拟.
推荐文章
多星模拟器电路系统的设计
多星模拟器
液晶光阀
LCD驱动
星敏感器
星载测量通信系统模拟器设计与实现
测量通信系统
模拟器
收发信机
信道仿真
Ka星间链路信号模拟器设计与实现
模拟器
星间链路
多普勒
时隙表
时分体制
QPSK
多径
基于FPGA的通用开放式星载陀螺模拟器设计
小卫星
陀螺
模拟器
FPGA
CAN总线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弱光单星模拟器的设计与标定
来源期刊 光学学报 学科 物理学
关键词 测量 星模拟器 光电探测器 高星等 地面标定
年,卷(期) 2017,(10) 所属期刊栏目 仪器,测量与计量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1-168
页数 8页 分类号 O439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788/AOS201737.1012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赵建科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39 170 8.0 10.0
2 周艳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12 55 4.0 7.0
3 李坤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35 273 11.0 16.0
4 薛勋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9 39 4.0 6.0
5 姚保利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39 239 10.0 13.0
6 刘尚阔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3 3 1.0 1.0
7 曹昆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2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0)
共引文献  (40)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0(1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1(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2(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4(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5(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测量
星模拟器
光电探测器
高星等
地面标定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光学学报
半月刊
0253-2239
31-1252/O4
大16开
上海市嘉定区清河路390号(上海800-211信箱)
4-293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761
总下载数(次)
35
总被引数(次)
13017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