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多排螺旋CT征象及轴位联合后处理图像对急性肠缺血(AMI)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2月于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初诊时疑似AMI患者33例.分析所有患者多排螺旋CT征象及轴位联合后处理图像影像资料,评价多排螺旋CT征象及轴位联合后处理图像对AMI的诊断效能.结果 多排螺旋CT诊断AMI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阴性预测值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100.00%、94.12%、96.97%、100.00%和94.12%.多排螺旋CT征象中肠壁增厚、增强扫描增厚肠壁分层强化和肠系膜充血水肿、呈缆绳征诊断AMI的敏感度较高,分别为93.75%、81.25%和81.25%;门静脉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平扫肠壁密度增高、增强扫描肠壁无明显强化、肠壁间积气诊断AMI的特异度较高,分别为94.12%、94.12%、94.12%、100.00%.轴位联合后处理图像可以更清晰地观察AMI患者血管和肠道病变范围.结论 多排螺旋CT是诊断AMI的一种有效无创的检查方法,轴位联合后处理图像在明确AMI病因和血管及肠管病变范围,识别早期肠缺血方面有重要临床价值.
推荐文章
16排螺旋CT增强扫描及CT血管成像对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的诊断价值
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
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夹角
CT血管成像
胸部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的临床应用
螺旋CT
图像后处理
胸部疾病
肋软骨骨折的多排螺旋CT诊断
肋软骨
骨折
螺旋CT
三维成像
多层螺旋CT及后处理技术对胆脂瘤型中耳炎听小骨破坏的诊断价值
胆脂瘤
中耳炎
听小骨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图像后处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多排螺旋CT征象及轴位联合后处理图像对急性肠系膜缺血的诊断价值
来源期刊 中国医药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肠系膜缺血 多排螺旋CT 重建图像
年,卷(期) 2017,(8)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01-1204
页数 4页 分类号 R574
字数 392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1673-4777.2017.08.02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赵雪梅 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影像科 17 125 7.0 10.0
2 张海胜 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影像科 3 18 3.0 3.0
3 赵力 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 7 35 4.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51)
二级引证文献  (2)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肠系膜缺血
多排螺旋CT
重建图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医药
月刊
1673-4777
11-5451/R
大16开
北京市朝阳区安贞路2号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北楼二层
80-528
200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947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3726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