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分析RhD阴性妇女孕期相关检测指标和妊娠结局的关系,探讨RH溶血的特殊诊治.方法 综合分析我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分娩的RhD阴性妇女的孕胎次、抗-D效价、胎儿大脑中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MCA-PSV)等监测指标、终止妊娠方式和新生儿胎龄、脐血血色素、经皮胆红素及输血、换血情况,发现RH溶血临床特征,研究及时终止妊娠前后的相关救治.结果 302例RhD阴性孕产妇,对D抗原致敏者37例,孕胎次、早产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胎婴儿溶血病例并需换血治疗的高危儿13例(4.3%,13/302),与无换血指征的新生儿抗-D抗体效价、脐血血色素、48h内经皮胆红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孕期产检次数、分娩方式、产妇输血及胎儿大脑中动脉PS、脐动脉S/D比值及脐血pH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随孕胎次增加,RhD阴性妇女对D抗原致敏率上升、胎婴儿溶血病(haemolytic disease of the foetus and newborn,HDFN)和早产风险增大.加强围产期宣教和动态检测孕妇的抗-D效价、胎儿MCA-PSV和出生时脐血抗-D抗体、血色素及胆红素可评估HDFN风险.重视围产保健,分娩前与多科室通力合作,可有效防治HDFN和产后出血,避免同种免疫引起新生儿残疾,提高围产保健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