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早期宫颈鳞癌组织中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1,PD-L1)和脱嘌呤/脱嘧啶内切核酸酶1(apurinic/apyrimidinic endonuclease1,APE1)的表达与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IHC)检测PD-L1和APE1蛋白在64例早期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PD-L1、APE1表达以及两者共表达与早期宫颈癌临床特征的关系;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检测APE1与PD-L1表达的相关性,Kaplan-Meier法分析早期宫颈鳞癌患者中APE1与PD-L1的表达与术后生存的关系,Cox回归模型分析早期宫颈鳞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早期宫颈癌患者APE1和PD-L1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0.31%和67.18%.PD-L1的表达与分期、淋巴结转移有显著相关性(P<0.05),而APE1的表达仅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 =0.038).另外,APE1与PD-L1的表达正相关(r2 =0.347,P=0.005),且两者共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相关,其术后生存期比单一阳性表达的宫颈癌患者明显缩短(P<0.05).多因素COX回归模型结果显示,APE1的表达和淋巴结转移是影响早期宫颈鳞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危险度分别为16.187(P =0.01)和27.340(P <0.001).结论 PD-L1和APE1表达的联合检测对早期宫颈鳞癌预后评估具有潜在的临床价值.
推荐文章
PD-L1和PD-1在外周T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外周T细胞淋巴瘤
程序性死亡1-配体
程序性死亡因子-1
免疫组织化学
Kaplan-Meiers评估
HHLA2与PD-L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学意义
结直肠癌
人内源性逆转录病毒-H长末端重复关联蛋白2
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
组织芯片
免疫组织化学
预后
PD-1/PD-L1在脓毒症免疫中的作用
程序性死亡分子-1
程序性死亡分子-1配体
脓毒症
免疫抑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PD-L1和APE1在早期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来源期刊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早期宫颈鳞癌 程序性死亡配体-1 脱嘌呤/脱嘧啶内切核酸酶1
年,卷(期) 2017,(1)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医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4-88
页数 分类号 R345|R730.23|R737.3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6016/j.1000-5404.201607095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3)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早期宫颈鳞癌
程序性死亡配体-1
脱嘌呤/脱嘧啶内切核酸酶1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半月刊
1000-5404
50-1126/R
大16开
重庆市沙坪坝区高滩岩30号
78-91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5739
总下载数(次)
28
总被引数(次)
97850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