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评价退热1号治疗外感发热风热证的退热疗效.方法:将外感发热风热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和安慰剂组,均酌情给予相应抗生素以保证安全.治疗组予中药汤剂"退热1号"和阿司匹林泡腾片安慰剂,对照组予阿司匹林泡腾片和中药汤剂安慰剂,安慰剂组予阿司匹林泡腾片安慰剂和中药汤剂安慰剂.3组均治疗3d,观察并比较3组即刻退热作用、起效时间和退热时间.结果:即刻退热作用方面,对照组最为显著,但其表现为2h内体温下降≥0.5℃的患者例数迅速增多,2~3h后迅速减少,4h时体温下降≥0.5℃的患者比率降至34.38%,呈骤升骤降趋势,效果短暂;治疗组4h内各时点体温下降≥0.5℃的患者例数呈逐渐增加的趋势,至4h时比率升至50.0%,长效而稳定;治疗组与对照组即刻退热作用均明显高于安慰剂组(P<0.05).起效时间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明显短于安慰剂组(P<0.05),对照组又明显短于治疗组(P<0.05).在退热时间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和安慰剂组(P<0.05),对照组与安慰剂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退热1号治疗外感发热风热证有较好的退热疗效,退热时间短,作用稳定持久,值得深入研究.
推荐文章
中药外敷治疗小儿外感发热临床观察
中药
外敷
小儿外感发热
小儿退热散
抗感退热颗粒治疗外感发热72例.
发热△/中医药疗法
复方(中药)/治疗应用
@抗感退热颗粒/治疗应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退热1号"治疗外感发热风热证34例临床研究
来源期刊 江苏中医药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退热1号 外感发热 清透邪热 调和营卫 中药复方
年,卷(期) 2017,(12)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5-37
页数 3页 分类号 R254.905
字数 305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397X.2017.12.01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郭颖 苏州市中医院急诊科 4 16 3.0 4.0
2 朱立毅 苏州市中医院急诊科 5 5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4)
共引文献  (46)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28)
二级引证文献  (7)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7(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8(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9(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0(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2(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20(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退热1号
外感发热
清透邪热
调和营卫
中药复方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江苏中医药
月刊
1672-397X
32-1630/R
大16开
南京市汉中路282号
28-8
195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409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62141
论文1v1指导